经济网山西讯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各项指标连创新高。2021年开年的冬日里,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一个个刷屏、霸屏的“临汾蓝”,无不在昭示着全市正一步步走出重污染阴影,迎来天清气朗的美好时光。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临汾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021年临汾市生态环境工作怎么干?将会实施哪些新办法、采取哪些新措施巩固治理成果?临汾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永芳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临汾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以5.74的成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63名,退出全国倒五,改善幅度全省第二,PM2.5、PM10浓度两项指标下降率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省考河流断面全部消除劣V类,国考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33.3%,改善率全省第一;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这些成绩,是临汾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战果,是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环保铁军同心勠力、敢打敢拼获得的丰厚回报。
2021年,临汾市生态环境工作总的目标是:让“两山”理论在临汾形成生动实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坚决按照国家、省、市“十四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部署、新要求,全力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临汾市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巩固深化蓝天保卫战成果,调整产业结构仍然是重点。他们将以推动全市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减少碳排放量为主基调,深入推进汾河谷地工业布局调整和重污染企业退出。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也是今年减排的一大空间,他们将深化提标升级创A行动,实施工业企业分级分类差异化生产管控,推进工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在强化帮扶力度、完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清洁取暖改造扩面提质回头看、扎实开展清洁运输和城市扬尘治理等方面,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推动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他们将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在逐步实施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一断面一策”达标方案,重点解决存在的水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全市重点河流断面,特别是新增的6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仍然以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和日常巡河监督为重点,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优化河流水质环境。同时,持续推进农村水污染治理,夯实农村水污染治理成效。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保证居民饮水安全。
在土壤、固废、危废污染防治方面,围绕土壤质量改善,从强化危废监管、持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整治、深化医疗废物补短板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临汾市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等污染基础性研究,提高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能力,为临汾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据了解,这两年,临汾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纵向横向比都有明显进步,但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临汾市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仍在末位徘徊,距离达标还有较长的距离。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保持定力,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过程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为临汾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李永芳表示:“2021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拿出更大决心、采取更硬举措,直面压力、应对挑战、全力攻坚,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新临汾,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文/图 马嘉明 王继发)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