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生 态 >> 论坛 >> 浏览文章

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2022-06-01 来源:人民日报   加入收藏

  原标题: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阅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能够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有许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指明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强调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深化对人类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科学阐明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破解了西方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同时,我国植树造林约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的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指明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民生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的超越。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牢固树立起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问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和行动主体问题,彰显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汇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坚持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俞海、张强)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01日 第 09 版) )


0
上一篇: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