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教 育 >> 浏览文章

贵大“物语红心·黔行团”实践团队:让红色记忆化作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营养

2025-07-30 来源:贵州大学官网   加入收藏

7月15日,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师生共同组成的“物语红心·黔行团”赴仁怀市长岗镇,围绕红军医院旧址、毛泽东住地旧址、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及鲁班场战斗遗址开展革命文物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踏勘、口述史访谈与史料比对,系统挖掘红色资源,为“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在长岗红军医院旧址,师生依次参观贫民医院病房、手术台、草药铺等复原场景。讲解员指着斑驳的手术床说:“缺医少药的年月,红军医生把盐水当碘酒、门板当担架,硬是救活了五百多名战士。”队员们现场记录,并就“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与随行老师展开微讨论,初步形成《红医故事》微课脚本。

随后,团队来到毛泽东住地旧址。木构青瓦的小院依山而建,外墙弹痕依稀可辨。讲解员还原了1935年3月毛泽东在此部署鲁班场战斗、指挥三渡赤水的历史细节。队员们与文保干部现场交流,就共建“移动思政教室”达成初步意向,计划引入AR技术再现历史场景。

午后,调研团走进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聂荣臻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场景被艺术化再现。队员们围绕“一次会议如何扭转乾坤”展开微研讨,并现场录制《三分钟党史》短视频,计划后期嵌入线上思政课堂,让旧址“活”起来,为乡村振兴增添红色底气。

最后,团队登临鲁班场战斗遗址,俯瞰白家坳起伏山势。1935年3月15日,红军在此鏖战竟日,为第三次渡赤水赢得战机。队员们认真聆听了当地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关于鲁班场战斗的讲解,并采集土壤样本,计划制作“长征路·英雄土”教学标本,为“行走的思政课”积累鲜活素材。

本次调研是“物语红心·黔行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下一步,团队将围绕“红医精神”“关键抉择”“军民鱼水情”三大主题,开发《红物·黔魂》系列微课与设计研学线路,推动长征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大思政课”教学资源,让赤水河畔的红色记忆化作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营养。



0
上一篇: 百余名学者齐聚贵州大学 共话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