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教 育 >> 浏览文章

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举办

2025-09-30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官网   加入收藏

9月20日,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在学术会堂举行。论坛汇聚500余位来自政、产、学、研、国际组织等领域的代表,围绕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产业绿色转型赋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发布多项重磅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北京银行支持,超过40万人次通过中国财富网、中国环境报、每日经济新闻等观看直播。

校长马海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正处于“承诺转化为行动”的关键攻坚期,全球绿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绿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在开幕演讲中指出,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开展国际合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绿色金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需加大力度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

主旨演讲环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表示,通过推动发展中国家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策创新、技术专长及融资方案的共享,可有效加速经验交流和实践的规模化应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表示,我国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的制定和使用、启动《生物多样性金融目录》试用等举措,推动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中国证监会债券监管司二级巡视员倪改琴表示,资本市场多层次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主要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丰富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发挥期货市场作用,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林山表示,可继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积极打造有利于绿色投融资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国内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绿色金融发展框架,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资金和可行性强的融资方案。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辉表示,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出台多项配套政策,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通过搭建“政银企”平台,积极培育气候友好型企业和气候友好型项目,切实发挥了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国际上绿色贸易协定亦有新进展,他倡议谋划“绿色经贸合作示范区”等新平台,开展绿色领域全链条改革试点。我校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遥汇报了研究院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将围绕政策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国际合作交流、意识能力培养、意识理念传播等持续推进,为中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财智慧”。

绿色金融研究院联合多家国内外合作伙伴发布研究和实践成果,在“聚力同行 价值共创——战略合作伙伴分享”环节,相关合作单位分享未来绿色发展的经验实践。马海涛和王红梅为价值共创伙伴颁发纪念证书及奖。

专题演讲环节,我校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刘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分别围绕“‘十五五’前瞻——支持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的宏观财税金融政策”及“RCEP 框架下推动绿色贸易的设想”发表观点。论坛还以“‘3060’目标进程——产业转型与金融供给的突破与挑战”“数智赋能——数字金融科技推动绿色转型”为主题举办两场圆桌论坛。

副校长栗峥,绿色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史建平,校长助理、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红梅分别主持论坛各环节。史建平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智库优势,深化绿色金融理论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


0
上一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暨《中国金融学》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