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全国性的反假货币宣传月。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假币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维护人民币信誉和金融秩序稳定,壶关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紧扣“杜绝假币,共建和谐”主题,在全辖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反假币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到百姓身边,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立足网点阵地,打造宣传“主课堂”。壶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将全辖各网点打造成反假币知识的“第一课堂”。各网点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组织开展“厅堂微沙龙”,通过实物对比、图片展示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户讲解“一看、二摸、三透光”等人民币防伪特征识别技巧。在填单台、等候区、柜台窗口等显眼位置,摆放《反假货币宣传手册》,方便客户随时取阅。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反假币宣传短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柜员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主动向客户,特别是中老年客户提示现金真伪鉴别要点,做到“发现一人,宣传一人”,将宣传融入日常服务,筑牢柜面反假货币的第一道防线。
走进社区乡村,延伸宣传“服务圈”。为将反假知识送达“神经末梢”,壶关农商银行的宣传队伍主动走出网点,深入社区、乡村、集市、商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户外宣传活动。针对农村地区、老年群体、个体工商户等假币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环节,宣传人员走上街头,设立临时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品,手把手地教老年人触摸毛主席头像衣领处的凹凸感,如何观察光变油墨数字的颜色变化。在农贸市场、超市商铺,宣传人员重点向商户们宣传普及假币纠纷的处理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醒他们在收款时提高警惕,并推介收款码服务,从源头上减少收取假币的风险。
创新线上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在做好线下宣传的同时,壶关农商银行积极利用线上平台,拓宽宣传半径。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课堂”,连续推送多期反假币知识,详细解读2019版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特征,结合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误收假币情景,给出了实用易懂的“避坑”指南。短视频激活“传播新动能”,各支行纷纷尝试制作一系列简短精练、趣味性强的反假币短视频。这些视频由员工亲自出镜担当“金融主播”,通过特写镜头对比演示真伪币的差异,以直观、亲切的形式,让反假币知识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的双提升。
此次系列宣传活动中,壶关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了县域内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的反假币能力和法律意识。今后,壶关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社会责任,将反假货币宣传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反假货币宣传体系,为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维护县域金融稳定贡献更多的金融力量,让老百姓用上“放心钱”“干净钱”。(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