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3月25日公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投资比例划红线
细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可以发现,其明确了同一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全部组合类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其管理的全部组合类产品净资产的35%;保险资管产品不得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保险资管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接受单个合格投资者委托资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的界定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据《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了解,截至2019年末,保险资管产品余额2.76万亿元,其中债权投资计划1.27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0.12万亿元、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1.37万亿元。
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成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主要投向股票、债券等公开市场品种,丰富了保险资金配置方式和策略,有力引导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保险资管产品投资运作基本不存在多层嵌套、资金池等问题。但是,各类保险资管产品缺少统一的制度安排,与其他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也存在差异。
因此,《办法》的出台在比例分配上形成了统一的制度,由此可以促进保险资管市场稳健发展。
投资范围更明确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办法》弥补了保险资管产品的监管空白。
刘新立表示,亮点在于,《办法》针对保险资管产品要严控风险以及中长期的特点,在业务的风险防控方面有细致具体的规定。
(1)压实产品发行人主体责任。要求保险资管机构符合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落实风险责任人机制,健全产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产品业务纳入内部稽核和资金运用内控年度审计。
(2)全面规范产品运作。包括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去通道、禁止资金池业务、限制期限错配等方面,并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存续、终止清算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3)提出了风险准备金的提取要求。
(4)对关联交易管理,信息披露安排提出了规定。要求保险资管机构有效识别保险资管产品的实际投资者与最终资金来源,充分披露资金投向、投资范围和交易结构等信息。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投资者资质方面,将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明示为产品投资者,更好体现保险资管产品服务长期资金的导向。在代理销售机构方面,适当拓宽了代理销售机构范围,为后续业务发展预留了空间。在托管人职责方面,采纳托管行意见,对托管职责表述做了调整,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监管规定一致。在关联交易管理方面,调整了关联交易识别报告的条款,具体细节在其他监管规定中明确,与近期发布的关联交易监管规定更好衔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对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
《办法》规定,保险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府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存单、公司信用类债券、证券化产品、公募基金、其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
上述投资范围与理财产品、私募资管计划的投资范围总体一致。非保险资金投资的保险资管产品,其投资范围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保持一致。
保险举牌正能量
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办法》的出台非常有意义,大到关乎整个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小到关系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
“保险是市场经济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表面是保险行业,实际上是社会利益问题。”王旭瑾表示,首先是有市场需求;其次,我国资本市场必须要强大起来。资本市场要稳定,保险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中国目前来讲是全球第二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投资是机构投资者也是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者。
我国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保险资金救市。权益类是战略类投资,与财务投资有所不同。“战略投资就是我来当股东控股,财务投资就是投资挣钱后走人。资本市场的内在需求,客观地反映了保险资金举牌是一个正能量。保险投资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王旭瑾表示,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必然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支撑,同样一个稳健的经济发展环境必然有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作为后盾。
在他看来,《办法》从微观方面来说,对行业发展很有力,保险公司一般是不可能靠成本来盈利的,主要靠投资盈利,叫做借鸡下蛋。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长期负债,往往通过投资盈利来弥补承保亏损,最后达到综合盈利。保险市场盈利多了,承保能力增强了,保险服务进一步做好了,就会有更多的保费收入来源,资本市场投资资金来源增加,资本市场就会进一步稳健发展。这是一整个链条的利好。
第三,保险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保险公司的风控水平存在差异性。有些公司风控能力强,有些公司的风控能力确实比较弱,就需要在投资比例上做好平衡,投资确实有比较大的风险,但不投资也是有风险的。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保险行业监管能力的提高也为资本市场的逐步稳定提供了可能。从早前不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股市,超过90%的保险资金只能存在银行,利差损很大。2009年保险法修订的时候,允许保险资金进行权益类投资,包括股票、房地产,这也是逐渐放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