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金 融 >> 基金 >> 浏览文章

“新基建”主题基金受捧

2020-04-16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未知   加入收藏
  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新基建引发资本追捧。据券商机构测算,2020年七大涉及新基建领域的投资规模约为1万亿元至1.2万亿元。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包括半导体、云计算等在内的新兴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时代特征鲜明的投资主线。细分领域中以5G为主的新基建代表也被看好。

    此前,中央政治局于3月27日召开会议,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且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这些提议被认为是中央对新基建进程的进一步推动,新基建则被认为是应对出口收缩、“有效扩大内需”的良方。

    公开信息显示,在新基建的投融资等环节,相关工作早已展开。其中,公募基金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主力已在布局。

    从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新基建主题基金,即基金名称中含有“基建”、“新基建”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字样的产品,不久之后将会正式发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14日,申报“新基建”概念基金的总数已达21只,仅4月以来,就有5只“新基建”概念基金上报,且产品类型从之前的指数型扩展到主动股票型和混合型。此前,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科技股的追捧成为其上涨的重要推手,此波“新基建”主题基金的密集上报或将再次助推“新基建”行情。

    其中,新基建指数与新基建50指数将于4月17日正式发布,前者有成份股100只,后者为50只,皆从中证全指指数成份股(共1000只)中选出,涵盖5G 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7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对投资者来说,新基建固然提供了一个投资方向,但对于其中的“估值陷阱”即业绩与估值不匹配则不可不防。因为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轮基础建设的启动与展开未必一定会给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本质上的改善。

    无论如何,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以及主题基金的持有人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新基建会带来庞大的投资机会,但相关上市公司把握机会的能力却千差万别;而且,即便一时斩获可观的投资盈余,也勿忘估值陷阱。

    来源:上海证券报、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金融投资报

    编辑:许亚岚
0
上一篇: 再融资新规落地两个月 3家公募“尝鲜”定增
下一篇:“固收+”策略迅速走红 基金产品扎堆发行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