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回归服务三农主业、解决信贷结构不合理、实现普惠金融“接地气”。2021年6月份,山西河津农商银行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三强一转”“重建重塑”总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深耕农村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主动营销,重建品牌塑形象
总行党委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与各乡镇(街道办)党委政府、市直单位深入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各办贷机构与属地党委政府、各村委主干进行高频次、多层次、全方位的对接,开展了“政银企”恳谈会、“惠·龙门”信用村创建、“八一”军人慰问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党政部门、小微企业主和各村农户的信赖,巩固提升了“百姓银行”的形象,为整村授信暨信用村创建扎实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灵活多样,创新模式重实效
整村授信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老年人留守“空心村”、村民不理解“只答应不合作”、条件相对富裕的农户“不理睬”等问题,怎么办?河津农商银行党委经过深思熟虑,成立了整村授信工作推动组,首先对整村授信村的资料和信贷档案标准进行统一优化、规范,经过三个月的调研和试点,推出了“三个核心、三员管理、N层授信、四步流程、四套机制、七项工作”的“33N447”推进模式。这套模式既有统一规定动作,又有灵活自选动作,确保了整村授信推进接地气,有效果。
三、纵横结合,优化考核建机制
为扎实推进整村授信暨信用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信贷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多重效能,河津农商行实行纵横交叉考核。纵的方面,既把整村授信工作考核纳入全年工作考核范畴,又出台专项考核,对网点实行专项工作与全年工作挂勾考核排队;横的方面,既有当月整村授信推进村的时间进度考核,又有行政村分类级别考核,对客户经理实行“点与面”考核,有力推动了整村授信工作落地生根、深入开展。自7月份以来,该行已创建信用村15个,评定信用农户4952户,授信金额达到11238万元。
文/山西省河津农商银行 姚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