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金 融 >> 投资 >> 浏览文章

中行原油宝事件值得深思

2020-04-23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陈希琳   加入收藏
  中国银行原油宝穿仓事件,又是一个成长中的故事。

    4月20日晚间至21日凌晨美股交易时段,美原油期货05合约跌成负值。按照中行原油宝合约规则,4月20日22:00启动移仓,但中行未成功移仓,导致客户巨亏。

    4月22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原油宝业务的情况说明,称结算价按照北京时间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即当日CME公布的结算价-37.63美元。这也是当日美油05合约的结算价。

    “穿仓”事件导致原油宝产品投资者不但亏损本金,还倒欠中行保证金。有投资者表示将对中行“发起集体诉讼”。

    事件中具体细节的“对错”还有待观察,但值得我们进行多方面思考。

    其一在于,在金融开放大背景下,国内金融机构是否真正有所准备?

    “这件事确实暴露出,我们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这种能力的提升和培育,以及机构和投资者的成长,需要在现实世界中来承载,不能因为能力不足就不参与,只有参与了才能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国内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能力相匹配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在参与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他看来,这种参与程度,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不是0和1 的关系。

    “从目前来看,至少现有的信息表明,事件是在规则之下发生的。这个‘游戏’既然参与了,规则也是明确的,现在应该从提高自己对规则的理解和参与规则的能力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当然也会暴露出规则本身存在一些的问题。”陈道富表示,我们需要思考在既定的国际金融市场规则下,如何提升能力、改善服务、建设市场。

    原油宝事件反映出大家参与国际衍生品市场的需求。但是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市场的发展是不成熟的。对于衍生品市场,大家的参与度和对市场的理解还有欠缺。

    其二在于,如何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对于投资者此次对中国银行的集体诉讼请求,陈道富表示,中国最终是要走向世界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跟世界加速融合,正着眼于逐步提高投资者的水平和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成长过程其实是通过一件一件的事情在加深对于投资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应该允许各方表达质疑和诉求,但最终还是要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基础,通过这件事实现机构和投资者的共同成长,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要推出类似的集体诉讼制度,其实可以根据原油宝事件进行一次观察。”陈道富表示,对于投资者的诉求,应该给出响应,使大家真正理解所谓的法治化与市场化,“所有的标准和法律都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走入人心的”。

    投资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灰犀牛仍在,黑天鹅频出,衍生品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是险上加险。

    如果连什么是期货、什么是展期都不懂,就贸然去买纸原油,恐怕到时候连究竟被谁收割了都不清楚。如果知道撬动财富的高杠杆往往隐藏着高代价,那么被别人撬动时,为何要质疑风险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抽筋剥骨?

    而对于国内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银行这样的“标杆”大行来说,此次原油宝事件,在能力检验、保护投资者等方面,是一次小考,也是一次大考。
0
上一篇: 无法交割致多头溃败 美原油负值行情或还会上演
下一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企稳信心足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