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间,泰晶科技决定对“泰晶转债”行使提前赎回权,7日泰晶转债在暴跌了47.68%之后,仍有很大下跌空间,然而从当天尾盘来看,仍有投机客“火中取栗”,更有投资者计划抄底。Wind数据显示,5月8日,超7成可转债收涨。其中,泰晶转债收涨1.52%,换手率超1200%,盘中最高涨近10%。
实际上,可转债是一种较好的投资品种,因为历史表现稳健,一度被誉为“最适合散户的投资品种”。因为兼具债股两种属性,对投资者而言,正股下跌时,债券属性显现,下跌幅度不至于太大;当股价上涨时,股票属性显现,上涨幅度也不小。此外,脱离基本面的可转债很少,目前市场超过200元的可转债只有10家,溢价率高的可转债也是少数。
此外,因为债券属性可以保护投资者本息收益,而当可转债价格高于转股价格时,债券价值随股票价格上涨,继续保有投资收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可转债还被看作是“攻守兼备”的投资选择。
当前转债市场整体估值不低。专家认为,从过往经验看,大部分可转债最终都完成了转股,目前可转债的数量较多,泰晶转债提前赎回的现象不会特别普遍。且泰晶转债价格大幅高于转股价值,即转股溢价率太高,缺少股价做支撑。
今年以来,部分资金“刀口舔血”爆炒可转债,致使一些品种严重背离实际价值。此番泰晶转债强赎致暴跌,使得高溢价可转债迅速降温,出现大跌“熄火”的走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几天,泰晶转债价格或有反复,但转债价格终将价值回归,投资者应警惕风险,注意不要去接最后一棒。
与此同时,泰晶转债大跌备受关注的背后是可转债市场的持续扩容。事实上,2018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已开始大举扩容,新增上市可转债数量为57只,2019年新增上市可转债数量为90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7日,上市可转债数量为245只,较2019年底增加70只,增幅达40%。
可转债数量的大幅增加也令可转债市场成交十分火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的总成交额达2.59万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3708.43亿元增长约5.99倍。
可转债市场的扩容和成交活跃度增加也带动了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可转债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成立的可转债基金共有7只,2019年同期则无成立的可转债基金。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已有超过17家上市公司决定提前赎回其发行的可转债。因此,投资者还需从风险角度考虑,不能因为价格大涨就一味往前冲,要远离雷区,注意规避绝对价格偏高且转股溢价率偏高的个券。
编辑:许亚岚
(来源: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央广网、经济观察报、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