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店上镇素有“西红柿小镇”之名,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种出的西红柿个大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酸甜适中。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店上镇大力发展西红柿产业,将旱地西红柿产业链条从育苗、种植向加工、销售延伸,带动了大批农户增收致富。
老张便是店上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多年来一直精心种植着旱地西红柿。虽说手上布满老茧,可他干事创业的劲头却是丝毫不减。今年,他的西红柿收成很好,儿子也考上了研究生,光明的前景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老张的儿子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给老张带来许多新的想法和观念。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西红柿,儿子提议道:“爸,咱们可以开个西红柿加工厂啊,把这些西红柿加工成番茄酱、西红柿干,不仅能提高附加值,还能扩大销售渠道,分散风险。比如哪一年西红柿市场价不好滞销的话,咱们就能加工成西红柿酱,从另一个渠道卖出去。”老张听了,心中一动。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然而,开加工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技术倒是不成问题,店上镇的百姓几乎家家都会做西红柿酱,机器使用儿子或者镇上的专家都能帮忙解决,可资金问题却是实打实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老张估算了一下,购买设备、租赁厂房、招聘工人,需要一大笔资金。虽说近几年种植西红柿积攒了一些资金,可是能拿出来使用的却不足以支持他顺利开厂。算来算去,还是有十多万的资金缺口。
就在老张愁眉不展的时候,恰巧壶关农商银行来到老张的村子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在整村授信启动会上,老张了解到壶关农商银行的信贷产品“创业贷”,该产品由政府提供半额贴息、利率低、还款灵活,每一项都直戳老张的心窝。可是,这么好的产品,我能贷吗?老张心里不禁犹豫了起来。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老张单独找上了壶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小刘。说明来意后,小刘对老张的想法十分认可,耐心询问起老张的创业计划和资金困境。他们仔细地分析了老张的项目可行性,认为旱地西红柿加工在当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开加工厂不仅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能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
在上门调查过后,小刘一行人决定为老张提供一笔创业贷款。但老张心中还是有些担忧贷款的利息问题。小刘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告诉他:“张叔啊,咱们政府为了支持百姓创业,给像你这样的项目提供半价贴息呢。你就放心吧,这个政策千真万确。”老张听了,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有了资金的支持,老张的蓝图迅速开始落实。他骑着自己的三轮车,穿梭在店上镇的各个角落。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眼神却愈加坚定。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废弃仓库,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以作为加工厂的厂房。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去购买加工设备,招聘工厂工人。在招聘工人的时候,老张听取壶关农商银行的建议,优先考虑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双方一起走访宣传,有了壶关农商银行的支持,很快,一支加工队伍就组建起来了。
如今,老张的加工厂里已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老张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西红柿的挑选、清洗,到加工、包装,他都一丝不苟,第一批番茄酱也成功生产了出来。壶关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也经常来到加工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还积极通过农商行的平台资源帮助老张拓展销售渠道,联系了一些电商平台和超市,让老张的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老张的加工厂不仅是他个人梦想成真的见证,更是带动周边百姓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引擎。在壶关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之下,店上镇“西红柿小镇”的名声也愈发响亮,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西红柿产业链中,旱地西红柿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文、图/壶关农商银行 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