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80后基金经理集体上岗 经验不多管得不少

2013-09-24 来源:北京晚报 未知   加入收藏

 

  大量成熟的基金经理退出公募转投私募,或是升任高管不再直接管理基金,这给了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空间,80后基金经理开始集体上岗。据好买基金(微博)的数据显示,在披露年龄的基金经理中,已经有13位80后的基金经理,最早的一位2009年就已上任,今年又有不少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都是名校高材生

  翻看80后基金经理的简历,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好孩子”,几乎都是名校毕业,几乎都是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几乎都是毕了业就进入基金公司工作,从行业研究员做起,一步步做到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如汇添富的齐东超、银河基金的成胜是清华大学的硕士,万家基金的邹昱为复旦硕士,东方基金的王丹丹为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银华基金的倪明为厦大金融系博士研究生,还有汇丰晋信基金的钟小婧,是英国诺丁汉大学金融与投资学硕士。而早年的基金经理不少并没有名牌大学毕业的背景,大多都是券商出身,在股市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

  经验不多管得不少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话是说年轻人缺乏经验,有时办事不靠谱,80后基金经理从业经验的确不多。根据好买基金的数据显示,80后基金经理最早上岗是出现在2009年,当时的汇添富的齐东超只有29岁,他目前已经算是80后中资格比较老的了。按照研究生25岁毕业的年限计算,四年就能做到基金经理的位置已经算是很牛了。

  但在国外,基金经理一直被视为“白发行业”,管理年限少于5年被认为是不能接受的,5到10年是可接受的,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而中国公募基金的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这几位80后基金经理最长的年限也不过3年多一点。

0
上一篇: 内地企业急转弯赴港IPO
下一篇:湘鄂情环保秀后再现糊涂交易 买地被骗6000万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