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面积回暖,规模不断缩水,这是当前基金行业的真实写照。许多基金公司为挽回规模、绝对求生使尽浑身解数。
由于受市场流动性紧缺影响,基金公司只能将注意力投向中小投资者的“零钱”。目前,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余额宝堪称整合中小投资者“零钱”的神器。自6月13日上线至今,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的“余额宝”已满三个月,这只贴上了“互联网”标签的货币基金交出了一张令人艳羡的“成绩单”。截止到9月份,余额宝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客户数量超过300万户,平均每月规模增长100亿,天弘基金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基金公司的“羡慕嫉妒恨”。笔者认为余额宝资金规模和用户数量能够“突飞猛进”,一是在于其1元起购的低门槛;二是恰逢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推动货币基金收益率走高,吸引更多人参与;三是其收益是当天结转,相比传统货币基金的每月结算,“余额宝”的客户可以直观地看到资金。
而为挽回规模,电商、互联网金融似乎已成为众多基金公司的“救命绳索”,因此基金公司打算顺势而为将全部精力都集中于此,规模拿不出手、短期业绩不足以说明问题,公募基金想靠互联网金融增加曝光度,挽回规模颓势。目前,仍有20多家基金公司抢着要和支付宝谈合作,淘宝网的基金店铺虽然尚未正式上线,但近40家基金公司已占了“店面”搞“装修”,京东商城、苏宁等基金业务即将上线也让基金公司纷纷抢占山头。
网络平台的逐渐兴起让饱受银行“压榨”的基金公司找到了留住“余粮”的一丝希望。虽然余额宝的电商货基长期业绩或逊于传统产品,然而再也亏不起的基金公司抱着“少亏为赢”或者“不亏万岁”的心态,只要能扩宽生存空间,基金公司便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