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开拓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新境界

2016-01-25 来源:经济网 许亚岚   加入收藏
  1月25日,2016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5年,我国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015年保险业发展创新高
 
    2015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行业发展创历史新高。2015年全国保费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718万亿元,赔款与给付8674.1亿元,同比增长20.2%。保险公司预计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7803.6亿元,同比增长45.6%,平均投资收益率7.56%。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7%。全行业净资产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4%。
 
    2015年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日益凸显。一是积极应对灾害事故。云南、四川地方巨灾保险试点相继启动,我国首只巨灾债券在北美成功发行,宁波“灿鸿”、“杜鹃”台风保险赔付8000万元,广东“彩虹”台风赔付7.5亿元,“东方之星”事件赔付7380.6万元。
 
    二是服务“三农”发展。2015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74.7亿元,参保农户约2.3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近2万亿元。农房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承保能力扩大到2400亿元,可满足国内96%以上的分保需求。
 
    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底,保险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499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3万亿元。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积极推广“政银保”发展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全年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人获得融资金额1015.6亿元。出口信用保险规模不断扩大,为6.3万家出口企业提供了4540.2亿美元的风险保障。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大病保险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拓展企业年金业务,受托管理资产4169亿元,投资管理资产4861亿元。各地运用保险机制开展扶贫帮困,涉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10余个领域的责任保险保费收入30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91万亿元。
 
    “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险业实现了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站上新台阶。全国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万亿元,年均增长13.4%。保险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2万亿元,成功实现翻番。行业利润从2010年的8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24亿元,增加了2.4倍。我国保险市场全球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对国际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达26%,居全球首位。多边和双边国际保险监管合作深入推进,主导通过《科伦坡宣言》,我国在国际保险监管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
 
    2015年保险监管改革成效突显,保监会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关键领域保险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推动互联网保险规范发展,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保险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防范偿付能力不足,化解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和保险资金运用风险。高度关注和防范风险跨境传递,加强各类风险处置工作,坚持为民监管,着力解决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全面推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改进保险服务质量,妥善解决保险消费纠纷,加强保险宣传教育,提示保险消费风险切实加强保险监管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配合做好巡视工作,加强监管基础建设、监管组织体系建设、监管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保险改革新举措
 
    2016年,保险监管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着力深化保险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和改进监管,着力防范化解风险,着力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保险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16年,保险业将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提高保险供给质量,以深化改革为手段培育供给新动能,以风险防控为保障夯实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抓好各项重点难点和日常监管的改革发展任务。
 
    2016年要着力抓好三大块重点工作。一是服务民生三大突破。提升大病保险服务水平,将大病保险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强化与基本医保等医疗保障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形成保障合力。抓好巨灾保险制度落地,尽快推动《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积极推动地震巨灾保险立法进程,探索研究覆盖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商业保险税优政策试点顺利实施,切实发挥税优优惠的政策杠杆作用,促进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和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
 
    二是深化改革三大举措。全面深化保险产品市场化改革。稳固加快商业车险市场化进程,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商业车险改革,启动意外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坚持专业化、区域化、差异化的市场准入原则,坚持完善多层次市场退出体系,推动构建适应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深化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切实加大保险资金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和资金运用方式,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风险防控三大工程。妥善制定并实施好偿二代切换方案,确保新旧体系平稳过渡和实施。构建更加科学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的量化分析,全面科学地评估风险,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重点风险应急预案,有效控制风险累积和蔓延。加快推进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起功能较为全面的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扩大保单登记范围,提高登记数据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2016年保监会将认真落实风险防范的政策措施,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不断夯实保险监管工作基础,提高监管法制化水平。同时,还将全面持续推进保险监管自身建设,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起,坚定理想信念,严抓改革纪律,把政治纪律走在前面,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系统广大监管干部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保险监管工作新局面,加快建设现代保险强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0
上一篇: 突破4万亿股权投资正发力
下一篇:创新双翼:需求确认和产品研发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