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式比钱都多、各种个人消费支付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下,应该如何看信用卡行业?信用卡行业究竟是正在走向死亡还是再次迎来春天?
3月17日,第33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光大银行工会副主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以“互联网+”下信用卡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为主题,谈及互联网浪潮下信用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论从政策环境还是从市场环境看,互联网浪潮下的信用卡行业发挥正当其时,关键是如何实现二者的合理、有效融合。
“信用卡是消费信贷的天然媒介,因此不会消失;与此同时,互联网+不仅没有对信用卡行业形成冲击,反而为信用卡插上了翅膀。”戴兵表示,30年来,中国信用卡产业深耕国人个性化需求,不断改写着支付的历史,为消费者带来便捷、安全、多样化的支付体验,同时不忘支持国家发展,在促进居民就业、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信用卡产业要症状再出发,通过顺应时代潮流,谋求转型升级,去适应新国情、新特点,从而决胜下一个30年。
信用卡行业转型的方向是什么?
戴兵认为,互联网+是推动信用卡产业强势发展的不二之选。信用卡产业融合互联网基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国家政策为信用卡产业牵手互联网提供了保障近几年,推动金融机构与互联网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地利是信用卡与互联网存在合作的天然基础。在互联网刚出现时,信用卡支付便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这种快速的水乳交融缘于二者在很多方面具备高度的契合度。人和即“互联网+信用卡”拥有庞大的客群支撑。互联网技术与信用卡客户服务系统相结合,与一群代表新型消费理念的消费群体互动,呼应了他们追求的新兴生活方式和价值主张。
信用卡产业的互联网+最核心的表现便是开启“技术派”之路。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触网,开起了互联网+的信用卡创新。未来的四个创新便是:C2C发卡是O2O客户营销模式的一大亮点,借助社交红利实现了低成本客户营销;生物、只能、多元化是信用卡支付的未来发展方向;互动式服务平台开辟了银行与客户互通的新渠道,让客户真正享受到极致的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