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路上堵了几个钟头无法前行,你是否希望像钢铁侠托尼·史塔一样自由翱翔;你可曾希望自己的汽车能长出翅膀,只需轻轻一按便一跃而起,飞越拥堵区。JetPack Aviation公司研发的JB-10个人喷射背包、光启马丁飞行包等单人飞行器已成为少数冒险家、发烧友的玩物。飞行汽车也成为国内外创新企业研发的热点。这些新兴飞行器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
但是,目前新兴的飞行汽车、飞行背包仍停留在试验阶段,普通人仍无法通过它们来感受到飞行的乐趣。然而,传统的飞行器已发展得颇为成熟,并与未来飞行器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经济》记者专门采访了有三十多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教练杜国锋,记录并分享飞行带给他的喜与悲。
听说记者要进行实地采访,杜国锋亲自进行了接待。在驱车前往北京市昌平区草场基地的路上,杜国锋迫不及待地与记者分享起自己的趣事,“我正好下午要去张北给人培训,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杜国锋乐呵呵地笑着,洁白的牙齿在黝黑的皮肤下显得格外灿烂。
2000年,杜国锋和朋友玩滑翔伞,偶然飞到昌平郊区的一片草场上。杜国锋和朋友觉得自己和这片草地有缘,后来干脆把自己的通航公司搬到了这里。
杜国锋与记者在北京搏弈通航昌平区基地上 叶梦莹/摄
为梦想辞去公职
上个世纪90年代,杜国锋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宝鸡市的宝鸡饭店当厨师。这与他之前在部队跳伞的工作有着天壤之别。“一闲下来,我就望着天空,想啥时候能再飞上去。”
《航空杂志》的一篇香港警察肖国柱飞动力伞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由于当时没有其他渠道了解动力伞,他冒昧地给肖国柱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肖国柱真的回信了,并在信中介绍了动力伞的情况。看过之后,杜国锋更加确信动力伞是普通人也能玩的航空运动。
当他得知北京的张长义有动力伞后,1993年,便瞒着父母辞去了公职。同事得知后不解地问:“你辞职以后,生活怎么办?”
“后来打听到一个动力伞要10万元,着实吓了一跳。”杜国锋回忆,当年国外进口的铃木摩托车才2万多元,单位分一套房子才8000多元。自己买不起动力伞,便到处游说朋友。后来一个战友的哥哥出资买了一个动力伞,用它做广告,很快就回本了。“这个动力伞既圆了我的蓝天梦,也救活了他的公司!”
后来杜国锋和朋友组建了最早民间滑翔伞俱乐部——华联航空俱乐部,在十三陵附近搞滑翔伞。2000年以后,杜国锋开始为特种部队培训飞行人才,成了大家口中的杜教。十年后,他开始飞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我一直在寻找商业飞行和娱乐飞行的平衡点,让自己一直保持飞行的乐趣,而不是纯粹的赚钱工具。”
杜国锋在驾驶小飞机
用坚持感化家人
杜国锋很享受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感觉,背后却是父母的强烈反对和妻子的不理解。即便如此,杜国锋也一直在坚持,他用行动印证了“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句经典电影台词。后来妻子终于被丈夫的坚持感动,从最初的不理解变为默默地支持。
很多时候,杜国峰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到山上飞滑翔伞。一开始坐长途汽车,条件好了就买了一辆摩托车去爬山。“到山顶后,我背着滑翔伞飞走了;而她跨着熄火的摩托车,从满是树丛、杂草的山坡小道,慢慢蹭到山底。”对于杜国锋而言,山的落差越高,寻找气流的机会越多,他留空的时间越长。可是对不会骑摩托的妻子来说,200多米高的山路是多么难走,多么危险。“我为家人做得太少,对父母和妻子有太多的亏欠。”杜国锋感叹道。
而被记者问到以后是否希望自己的儿子也从事飞行员时,杜国锋却并不希望儿子从事这种危险性职业。“前不久,在美国他瞒着我,让教练带他到3000米高空跳伞。我要是知道了,肯定反对。人都是自私的吧!”杜国锋苦笑着说。杜国锋曾带着年幼的儿子飞过滑翔伞,飞行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也许是遗传基因,也许是耳濡目染,杜国峰的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飞行。
当年他父母有多反对他飞行,如今他就有多反对儿子飞行。“我只想他在美国学好发动机维修,以后当个机务就行。”对于父子间的争执,杜国锋只淡淡地说:“我更能理解当年我的执念让父母操了多少心。”
“一辈子享受飞行带来的乐趣”
1995年,在全国飞动力伞的人是凤毛麟角。当他飞过河北省永年县城一个三层楼的学校时,操场上、楼道里刷地站满了学生。“他们就看着我飞过去,我先朝他们招手,几百号孩子也齐刷刷地向我招手。”
“飞行像鸦片,会上瘾。”杜国锋笑着说。虽然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飞,但每次飞行体验都不同。人们生活在城市的高楼里,会变得浮躁,飞上天,是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个世界。“当你在高空俯瞰地面时,生活中的沟沟坎坎就烟消云散了。”
飞行30多年,他基本飞遍了中国,巴丹吉林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海南岛都留下了他飞行的身影。“空中看美景和地面看是不同的。从天上看沙漠,几个沙丘不远处就有草湖,零星地住着几户牧民。但从地面上看沙漠则是连绵不断的沙丘。”
杜国锋驾驶小飞机飞向天空的一瞬
2001年他和好友郭川飞三角翼去腾格里沙漠飞行。在草湖处看到两户牧民,他俩便着陆去看看。令杜国锋不解的是,他们没有激动相迎,只是木然地看着。“他们久居沙漠腹地,看到我们飞着来的,不应该很激动吗?”牧民脸上木然的表情至今仍深深地留在他脑海里。“后来我们合了影,但是当时没有带GPS,找不到他们,照片也无法寄去。”
去年,他的好友郭川在环球航行时落水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郭川的孩子还很小,但帆船就是他的事业。”杜国锋黯然地说。
知识消除飞行恐惧
“在空中有美好的回忆,也有生死一瞬间的抉择。”每年6月4日都是杜国锋最忌讳的一天。2000年的那一天,他代表国家去法国参加滑翔伞世界杯比赛。赛前他很兴奋,这不仅是个人荣誉,还关系到国家荣誉。滑翔伞是从山顶向下滑翔,如果找到上升气流,就可以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一般不会到山的背面去飞,因为那里有涡流,很难控制。”但那天杜国锋偏偏遇上了一个涡流,滑翔伞又出了状况,硬生生被涡流拍落,导致胸椎骨折。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很沮丧,但他没有放弃飞行事业。“我的很多朋友也到国外参加滑翔伞比赛,去年在滑翔伞定点项目上还拿了团体冠军。”杜国锋骄傲地说。
不少朋友问他在空中发生事故后怕吗?他说:“怕也没用。遇到不理想的天气、气流或涡流,要想着如何去处理它。”80%的航空事故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不细心,没有检查到位,或盲目地做超出自己水平的飞行。他至今记得瑞士教练告诉他的一句话:“知识使你消除恐惧。”当你了解为什么会出事故,会冷静地去解决,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出事故。
“我们是一帮飞行员不是一帮疯子。”杜国锋表示,很多人认为飞行是冒险,属于极限运动。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热爱生命和家庭,在可控的范围内飞行,不做冒险的事。“好飞行员就是一辈子快乐地享受飞行带给我的乐趣。”航空表演最容易发生事故,表演欲让飞行员的大脑冲动,超出平时飞行的范围。“越是大的表演,越要检查细致,预案越要想得仔细。”
“随着年纪大了,滑翔伞、动力伞飞得少了,现在飞一些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他下一步的目标是滑翔机,像老鹰一样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好的滑翔机下降一米,能前进70米。在国外都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他在张北草原打造一个滑翔基地,搞观光旅游、培训学员,“那里场地好、气流好,离北京近,正好在北京周边禁飞的区域外。”
在昌平基地,杜国锋还养了很多大雁雏鸟,将来他要训练大雁同他一起飞翔。就像电影《伴你高飞》中13岁的爱米和父亲驾驶着飞机,带着雁群,飞过河流,飞过草地……在天空中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靓丽景致。
杜国锋饲养的大雁雏鸟 叶梦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