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红利
2018-11-22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未知
加入收藏
文/本刊记者 寇佳丽
如果说,5G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人们设想中的迅速,那么,“拖后腿”的因素又有哪些?
先铺路再组车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尽管苹果手机不断推出新品,创新却很少,因为手机已经触到了创新的天花板。曾经,在手机业务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业务迅速增长,适合智能手机的应用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5G网络最主要的特点在于速度快,是4G的100倍左右。它能带来哪些新东西或者具体的应用模式,现阶段,我们是不清楚的。这算是当前的一个障碍。”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不过仔细看,上述障碍似乎又不构成障碍。
曾经3G技术也支持智能手机,但4G体系被建立以后,后者快速取代了前者。为什么?因为4G支持可视化技术,让手机直播和视频成为可能。等到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我们才发现,原来4G手机的杀手锏在视频领域。相应的,4G解决了广大消费者的这一痛点。
5G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对其前景表示乐观,却同时处在比较迷茫的时期。5G的杀手锏将会是什么?它能够解决消费者的哪些痛点?业内人士和旁观者都还没弄清楚。
“但我们还是要很努力地研发,去做产业化的东西。这就像铺路。不能说等到车子生产出来,企业才想到,‘哎,还没有合适的道路’。应该先去铺路,铺8车道或者16车道,到底这些路上会跑什么样子的车,未来我们会慢慢知道。”孙燕飚如此强调。
上述过程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将会是痛苦的。它会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投入过程,且因为还没培养起来成熟的用户群,投入与产出应该会暂时失衡。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占江也告诉《经济》记者,5G的确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但5G产品的推广需要时间。
5G技术高容量、高速度、低时延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建设成本也将更高。有机构预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建设5G网络的投资可能需要1.23万亿元,较4G发展同阶段的投资增长68%。此外,产品端的制造成本也可能更高。消息显示,5G智能手机的整体成本可能高达1000美元以上。
“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消费环节。消费者是否愿意花费更多钱去接受这样的服务和产品,我们目前无法具体了解。这一点,比较容易打击电信运营商和生产商的积极性。届时,企业需要耐心并积极地向大众推广,让大家看到好的一面,促进市场的活跃度。”马占江这样分析。
中国移动近期透露,目前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展试验网建设,到2019年第三季度,可以在国内完全建成可商用化的5G网络。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该领域的建设进度比较缓慢,2020年前恐怕无法提供商用5G网络。
“5G不属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它是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它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对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上,处于劣势,尤其是跟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未来,这也是5G技术有待加强的地方。”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海外封锁
除此之外,中国5G领域的企业还需要额外面对一个比较特殊的障碍:海外国家的封锁。
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显示,2018年11月6日,华为将会在波恩开放实验室,方便德国对源代码进行审核。据悉,华为此举意在取得本土监管机构的信任。今年4月份,德国认证机构(TV南德意志集团)向华为发放了首张5G产品CE-TEC(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证书,意味着华为5G基站可以合法进入欧盟市场。
外界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拓展5G业务取得的海外突破。在此之前,华为曾频频受阻。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均以“信息安全”为由,抵制华为的电子设备和5G技术。
“第一版5G标准,是全球专家共同制定的,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大家做设备的时候,必须遵循这个标准,否则无法互联互通。如果有一个国家偷偷加了一些东西,系统就无法运行,一个企业的手机就无法接入另一个企业的基站。因此,5G技术本身不会危害信息安全。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别人想要抵制你,总可以找到借口。”资深电信专家陈志刚这样对《经济》记者表示。
黄晓庆则认为,他国防范只是暂时性问题。中美当前的形势的确会为中国5G技术的海外推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整体上,我国企业能够应对。“华为和中兴,在欧洲市场比较有优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行为也只是封闭了少数市场,并不构成威胁。”
消息显示,趁着美国限制中国企业的时机,韩国三星电子和日本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联手开拓日本和美国的5G市场,尤其是在基站开发和销售领域。在基站方面,3G时代,欧洲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中的七成;4G时代,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如今,5G箭在弦上,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国际市场份额或迎来剧烈变动。
链接: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布局
三大运营商早前就已经按照IMT-2020(5G)推进组的计划,基本确定2018年进行重点城市的5G试点,2019年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在2016年到2018年底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验证、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组网验证三个阶段。
中国移动表示,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5个城市开展5G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再进行5G业务应用示范。中国移动还发布了中国第一条5G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与“领先计划”,并成立了5G自动驾驶联盟。
中国电信5G试点城市之前已确定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等6个城市。此外,将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将再增设6个城市。近日,中国电信的5G试点城市初步定为“6+6”模式,如今已明确扩展至17个。近期,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正式公布了“Hello5G行动”计划,系统地提出5G产业生态布局方案,包括共同促进5G标准成熟,共同打造5G智能网络,共同创新5G应用模式,共同繁荣5G终端产业。
中国联通将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阳等16个城市开展5G试点。中国联通积极营造5G产业合作新生态,成立了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5G联合创新实验室、5G+AI联合实验室等,推进5G的快速进展。
上一篇:
本社特邀贵州省望谟县民营企业家座谈习总书记11·1讲话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民企动力 下一篇:
引领开放合作潮流 开启共同发展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