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聚焦两会】曹清尧:要毫不犹豫为民营企业撑起大伞

2019-03-04 来源:经济网 张军红   加入收藏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  曹清尧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也将如期举行,在此之际,《经济》记者就民营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在他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从默许、承认到鼓励发展,经历了遍地开花、优胜劣汰、转型升级三大阶段,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草根经济”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到基层所占的比重越高、贡献越大。”据曹清尧介绍,目前,重庆市荣昌区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5%,提供了87%的就业机会,贡献了76%的税收。荣昌高新区从去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一年来新引进落地企业211家,全为民营经济,回引农村返乡劳动力6825人,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他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服务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放在心里、抓在手上,着力解决政治地位不实、扶持力度不够、要素保障不强等制约民营经济远走高飞的问题。
 
  从政治地位上来看,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不仅给民营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也给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总遵循。在曹清尧看来,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就是最佳的营商环境,要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方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部署,就要与民营企业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而且‘亲’在‘清’之前,也就是说首先要敢于亲近、勇于亲近民营企业。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干部害怕与民营企业打交道,口头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说到具体支持措施就久拖不决。只要我们干部心底无私,就要拿出担当,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扫除障碍。”
 
  从政策扶持上来看,曹清尧认为,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准入问题,不能给民营企业设禁区,要打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从2017年开始,荣昌提出要干好创建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规划国家货运机场“三件大事”,给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的平台和政策。近日,国务院批准在荣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九次方大数据公司等民营企业积极加入到建设之中,表现出勃勃生机。其次是要服务好民营企业,不要让民营企业为审批跑断腿。2018年,荣昌提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只跑一次、只找一人”,大力减少行政审批,部门派出百名干部进百家企业送审批,目前已有269项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只需企业申报一次。
 
  从要素保障来看,就是要减负增效。曹清尧表示,民营企业要壮大,政府必须减轻其生产成本。2018年,为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荣昌通过大用户直供、招商谈判等举措,推动工业水电气均价下降0.11元/吨、0.23元/度、0.18元/立方米,为企业节约成本2亿余元。为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问题,还引进风投基金等投资公司,探索现代金融与产业互动共生新模式,开展银企对接会、点对点对接服务等工作,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保障银行不断贷、不抽贷。2018年,荣昌区帮助企业办理43笔“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总金额2.03亿元,成功转贷2.99亿元。
 
  在曹清尧看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企业功不可没。“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撑起大伞,为其遮风挡雨,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他说。
0
上一篇: 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
下一篇:学者肖金成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