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中俄合作非暂时利益之举 两国携手乃面向未来之策

2019-04-26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赵琬姝   加入收藏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
 
  2019年,中俄双方将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继续加大高层交往力度,加强战略沟通,累积政治互信,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中俄双方将共同努力,进一步巩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实现更大发展,为双方携手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这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近日,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就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现状、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经济》2019年是中俄两国建交七十周年,请问大使先生,您如何看待中俄两国关系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两国政治、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截至目前为止,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都取得了哪些令人欣喜的成果。
  
  大使: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习近平主席的一句名言,我觉得用于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非常的恰当和适用。
  
  今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年,既是新中国建七十周年,同时也是俄中建交七十周年。从两国的历史和双边关系的发展来看,七十年来我们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目前,俄中双边关系被定义为新时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表达我个人认为非常贴切。也就是说,俄中两国的合作不是暂时的利益之举,而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
  
  七十年来,随着俄中关系的发展,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俄中两国关系也得到不断地加强。以我自己为例,今年也恰好是我学习中文的第50个年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可以说亲眼见证了俄中双边关系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2019年,将是俄中关系发展的丰收年。两国共同建设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和跨境铁路大桥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年底,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投资项目也将投入使用。
  
  关于双边政治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主席担任国家元首以后进行了27次会面,仅在去年一年,两国的国家元首就举行了4次会晤。今年6月初,习近平主席还将再一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目前,我们正在重点筹备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届时普京总统将位俄罗斯副总理以及外长拉夫罗夫一道来华参加论坛。普京总统将就一带一路倡议畅谈自己的看法。副总理在北京期间将与中方有关领导举行会晤,共同讨论俄中双边关系议。由此看出,俄中两国在双边合作的问题上是非常顺利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也体现了一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典范,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的过程就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
  
  普京总统去年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提出倡议,即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这个“大”字非常重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相连,内容非常广泛兼具包容性,所有在欧亚地区正在提出的一体化项目都可以纳入到“一带一路”这个概念里。一位国外专家把“一带一路”倡议称做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项目,我赞同这种看法。实现这么大规模的项目肯定会遇到困难,需要我们有志者共同推进,所以我期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能取得更大成果。
  
  在双边关系务实合作方面,去年俄中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一千亿美元,达到了一千零八十亿美元,这是个很大的数字,在俄罗斯的所有贸易伙伴中,中国近几年一直是排名第一的。正在兴建的天然气管道投入使用以后,一年的输气量将达到三百八十亿立方米,届时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口国。
  
  另据统计,2016年双边电子贸易额为二十三亿美元,2017年增长到三十五亿美元,2018年该数字已经超过了四十亿美元。目前,俄罗斯与中国已经确定包含七十个项目的重点投资合作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达到一千百亿美元,其中十五个项目正在逐步落实。另外,俄罗斯还在远东地区设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为投资者提供多优惠条件,目前已吸引了来自中国的32企业,总投资额达到了十五亿美元。
  
  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发展迅速。目前俄罗斯在中国的留学生有两万,在俄罗斯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也达到了三万五千人。如果再加上两国组织的各种短期培训项目,参加者大概有三万多人,这样每年有多达九万人参加双边的学习和交流。
  
  《经济》:您觉得双方还有哪些需要着力培育和挖掘的合作增长点呢?
  
  大使:首先,我觉得非常有潜力的合作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合作方向就是创新和使用先进的技术。另外,在金融和银行方面的合作也大有潜力可挖,例如两国间的贸易结算机制,俄罗斯和中国都对增加双边结算中的本币份额感兴趣,不过货币结算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建立新的结算机制。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双边合作领域就是人文合作。人文合作覆盖了民间和文化领域的交往交流。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许多来自俄罗斯的电影演员、导演和电影方面的艺术家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此项活动,反响非常好。在湖南卫视组织的歌手比赛节目上,俄罗斯歌手波琳娜·加加林娜获得了进入总决赛的资格,我发现不仅俄罗斯人为她加油,中国人也非常喜欢她。这不仅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也体现了两国人民的艺术情感和艺术追求是非常相似的。希望今后在人文领域能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经济》:您觉得在未来双边关系发展中媒体在哪些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使:其实,媒体在双边关系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16、17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两国媒体在这期间共同举办了一系列互动活动,成绩是非常喜人的。对于媒体来说,俄罗斯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空间永远是非常大的。2019年是两国地方合作交流年的第二年,来自俄中几百个友好城市和地区都开展了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我分别走访了山东、天津等地,跟当地政府领导人谈到了我们两国之间地方合作的种种建议,感觉中国地方领导人对此反应积极。
  
  我想以俄罗斯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和中国福建省的合作为例谈一下双方地方政府的合作问题。据我所知,福建省的人口有八千万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的人口仅有六十万人,虽然人口数量相差巨大,但是两个地区的面积差不多。这两个有着差异的地区却有着巨大的合作机遇,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自然条件非常好,环境优美,对中国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福建省作为中国的沿海省份,发展潜力巨大,对俄罗斯人也具有很多商机和吸引力。
  
  近年来,我发现喜欢到俄罗斯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喜欢去俄罗斯大城市观看一些历史名胜和精美建筑,也喜欢去俄罗斯乡村体验民间风情。俄罗斯和中国在旅游资源方面各有各的特点,双方媒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和推广本国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扩大双方的民间往来和交流在这方面,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0
上一篇: 【“一带一路”专题】“一带一路”峰会在即,您需要知道哪些事儿
下一篇: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