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产品清单,将对价值2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美国持续向波音公司(简称“波音”)提供补贴的行为,尽管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做出裁定,要求美国政府停止上述补贴。此前,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要对价值110亿美元的大型商用飞机和零部件、乳制品、葡萄酒等欧盟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简称“空客”)的补贴行为。
口水仗或演变为行动
事出有因。
20世纪70年代,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不断壮大,开始挑战原本由美国垄断的西方航空市场。早在此时,美国就开始指责欧洲国家对空客进行补贴。
1992年,针对飞机补贴问题,美国和欧盟签署了双边协议。协议允许欧盟为空客的新民用飞机补贴三分之一的研发开支,也允许波音从美国政府支持的研发工作中受益。当时的这份协议,美国做出了一定让步,原因在于相对于空客,波音的优势还非常明显。
随后几年,空客的出货量飞速增长,并终于在2003年超过了波音。
2004年10月份,美国单方面退出双方补贴协议,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欧盟也毫不示弱,予以反击。多年以来,欧美不断就此争吵,互有胜负;直到近期,情况才变得不一样。“在空客和波音的问题上,美国的行为其实是对欧盟在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规手段了。最开始,特朗普拿来威胁欧盟的一直是对汽车加征关税,因为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汽车产品都比较有竞争力,且在美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这一次,美国的矛头转向了空客,不仅是因为波音陷入‘安全门’,也因为中国与法国就飞机签订了批量采购协议。”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19年3月25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与空客在法国巴黎签署了30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据悉,订单包括290架A320系列、10架A350系列飞机,总价值350亿美元。
“波音在半年内连续出现两次空难,一些国家不仅采取了暂时停飞措施,还考虑取消之前的订单。飞机不是普通商品,它的制造周期很长,如果已经生产出来的都不让飞了,那正在生产的其实也比较危险了。对波音而言,这简直是灭顶之灾,打击非常大。为了给波音喘息的机会,特朗普政府采取了打击空客的措施。此外,中国平时购买民用飞机都是空客和波音两边买,但目前也根据形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一点更加刺激了美国政府。”张建平如此分析。
欧盟4月17日发布的长达11页的“报复清单”,包括干果、番茄酱、冻鱼、烟草、手袋、行李箱、推土机、直升机、视像游戏机等。目前,欧盟正就清单内容公开咨询意见,截至5月31日。
同在17日,美国表示,计划移除在古巴经营企业作集体诉讼的禁令,这令欧盟更加恼火。
1959年古巴革命后,美国政府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并对其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1996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批准《声援古巴自由与民主法》,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该法案第三条内容大致为,古巴革命胜利后,一些美国公司和个人的财产被古巴政府“没收”的,美国公民可以在美国法院向使用这些财产的古巴实体(Entity)以及与其有经贸往来的外国公司提起诉讼。由于担心上述条款会严重影响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1996年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动用总统权力,冻结第三条。
若解禁对第三条内容的冻结,欧盟企业将多有牵连。对此,欧盟表示强烈反对美国在其司法管辖范围以外使用美国单边限制措施。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表示,如果美国借助古巴问题制裁欧洲公司,欧洲将采取反制措施。
谈不拢的贸易谈判
“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冲突开始于2018年6月1日。从这一天开始,美对欧的钢铁和铝产品关税豁免失效,前者对进口自欧盟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和10%的关税。随后,欧盟为了反击,对自美国进口的价值28亿欧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包括农副产品、烟酒、钢铁和摩托车等。此后,美国又多次威胁对欧盟汽车征收关税但一直没有实际行动。直到2018年7月25日,情势急转。双方达成协议,不仅提出了‘三零’合作,还互相给出了不少承诺。但是今天再回头看,美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实际上一直在扩大”。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林珏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
“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非汽车类产业的零补贴。根据7月25日的谈判结果,欧盟将增加对美国大豆和液化天然气的购买,欧美双方将不再征收新关税,且共同合作完成有关“三零”的具体措施。
遗憾的是,法国无法接受上述谈判结果。该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我不赞成展开类似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那类庞大协定的谈判,因为目前情况不允许这样做。我反对将农业纳入任何贸易协定,在环境、健康或食物方面,任何欧洲标准都不应该被压制或降低。”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丁纯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美国政府一直想要一个更加全面的协议,好将工业品和农产品都放进来,借此开拓欧洲市场;欧洲人呢,坚决不同意。欧洲的消费者和农民普遍认为,美国的农产品比欧洲的含有更多杀虫剂、激素和人工成分,他们担心美国农产品扩大进口后,其转基因食品会大量涌入欧洲。在欧盟,农业问题总是与政治挂钩,而法国农民在选举等政治问题上的力量不可小觑。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也是欧盟补贴的最大受益国。此前,马克龙在国内实施的改革措施已经一定程度上引起法国农民的不满了;而今年5月下旬,欧洲议会将进行选举,农民的选票很关键。”
欧洲议会选举始于1979年6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直接选举的超国家议会。欧盟成员国根据分配的名额,通过直选选出各自的议员参加欧洲会议。
“在问题错综复杂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最初美国为什么要对盟友欧盟动手。最直接的原因还是贸易逆差,对不对?也许,当我们考虑美国为什么要打贸易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分析,但对欧盟,美国行动背后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索取更多经济利益。2018年,美国对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1526亿美元左右,扩大到约1703亿美元。美国期望通过征税弥补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逼迫欧盟为缩小贸易逆差采取具体措施;打击欧盟的同时,给其他国家形成警示作用,‘你看我连盟友也不放过’。在面对欧盟的时候,美国也保持着‘杀鸡儆猴’的心态,促使其他与美国处于类似状况的国家做出最大牺牲和让步。”林珏如此强调。
政治关系吃紧
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分歧不仅体现在民航、农产品、企业诉讼管辖权等关键领域,双方在伊朗问题上的分歧也日益难以弥和。
据报道,5月1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突然出现在欧盟成员国外长月度会议的会场外,试图说服欧盟各国重视伊朗“威胁言论和行动”的风险。蓬佩奥的突然到访让欧盟各国外长不快,他们拒绝让其参加会议,一位欧洲外交官还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蓬佩奥突然来到布鲁塞尔,想要制造欧美团结一致反对伊朗的形象,我们对此表示拒绝,继续自己的原定日程”。特朗普政府试图向欧盟施压,督促他们中断与伊朗的核协议;而在欧盟看来,该协议是确保欧盟安全的关键支柱之一。
蓬佩奥的“闪电之旅”令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再度紧张。除了伊核协议,美国与欧盟在委内瑞拉问题上也存在分歧。面对特朗普军事干预委内瑞拉的威胁,欧盟表示反对“任何暴力方式”,支持通过选举为委内瑞拉寻找出路。
5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就是否针对进口汽车及其零配件加征关税,推迟6个月作出决定;同时,只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