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5日晚,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从16日起,对苹果、鹰嘴豆、杏仁等28种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即在原有基础上加征30%-120%的关税。包括《印度时报》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指出,此次对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是为了回击美国终止印度普惠制贸易地位的决定。
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GSP),属于关税制度的一种。它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是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或全部免税的更优惠待遇。该制度旨在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发达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其实印度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这份名单,去年就准备好了。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取得了豁免权,但印度没有。因为这项措施,印度出口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下降了,印度承受了损失。但当时这份名单没有公布出来,原因有两个。”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小雪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美国加征关税的总统令是2018年3月8日签署的。2018年下半年,印度要举行地方选举,该国政府希望暂时低调处理某些外部事务。另外,印度政府当时也希望同美国政府谈判,尽力争取豁免权。
结果,印度不仅没取得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豁免,还被美国取消了普惠制贸易地位。
今年6月5日,美国以“印度未能确保向美国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为由,宣布取消曾经给予印度的GSP。同时,美国商务部还公开将印度描述为“高关税市场”,敦促莫迪政府加强改革。
“印度的反击,重在表态。2018年,印美双边贸易额约为1421亿美元。在GSP下,印度输美的近60亿美元商品可以享受零关税。比较起来,后者只是一小部分。印度自己的贸易官员也说了,中止GSP对印度没什么实质性损失。当前,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只有200多亿美元,印度开出的报复清单也几乎全是农产品。”刘小雪如此强调。
在她看来,印度的行为不会对印美双边关系产生实质影响,“但印度支持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态度是值得鼓掌的”。
据悉,此番受影响的美国商品货值约为2.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