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贸易战下的美国经济:企业回归效果有限

2019-07-23 来源:经济网 林 珏   加入收藏
 贸易战不仅没有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甚至也没能让更多美国企业回归本土。
 
  2014-201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不断增加,2018年有所减少,比前一年减少623亿美元,这一减少主要来自美国对拉美和其他西半球、对非洲、对亚太直接投资的减少,但该年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存量却继续增加,增加了89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存量持续增加,2014-2017年每年增加4000多亿美元,2017年和2018年存量增额不如过去那么多,分别为增加2000多亿美元和3000多亿美元。2018年包括加拿大、欧盟、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对美直接投资存量都有所增加,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从2017年开始有所减少,2017年比上年减少8.82亿美元,2018年进一步又减少4500万美元。
 
  显然,第一,贸易战没有阻止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或者说中国市场并未因为贸易战市场变得封闭,或对美国企业采取歧视政策;第二,美国的贸易限制使得其他国家以投资替代商品输出,美国的减税政策吸引不少国家对美投资,但由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使得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存量在减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点,下面考察中国对美投资领域变化情况。下图显示的是2014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在美国全部FDI存量中的比重和其中中国对美国制造业直接投资存量在美国制造业全部FDI存量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见:第一,二者比重均很小。除2016年比重超过1%外,其他时间都在1%以下。第二,2016年以后二者比重在下降。2017年和2018年比重下降,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直接投资在美全部FDI中占比进一步下跌到0.19%。
 
 
2014~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美国FDI直接投资存量占比
注释: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没有进行季节性调整,也没有当前成本调整。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美国对中国企业及投资领域的限制,使得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下降。2016-2018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是非制造业;投资存量超过10亿的领域,在制造业中是运输设备,在服务业中是存款机构、房地产与租赁业;制造业中计算机和电子产品领域2016年以来的投资为空白;2014-2018年制造业中的食品工业,服务业中的零售贸易以及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投资存量均为负值;这一时段,制造业中的机械、服务业中的信息,其投资存量则是时有时无。
 
  十分明显,中国企业难以进入美国高科技领域进行投资,表现出美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警惕与限制。2015年5月8日,中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017年在全球PCT专利申请最多的十大公司中中国公司占到三席,中兴通讯、华为科技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达到4024项和2965项(京东方科技名列第七1818项),中国高科技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以及中国企业对美国高科技部门的投资或并购都让特朗普及其政府中的鹰派人物十分不安,感到危机。美国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已经威胁到美国,必须给予压制,以保证美国在高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经济环比增幅下降
 
  特朗普一直声称美国经济现在很好,认为贸易战对美经济影响不大。事实上,贸易战对美国经济有着一定影响。从实际GDP同比增长考察,2018年美国全年增长2.9%,各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2.6%、2.9%、3.0%和3.0%,2019年第一季度达到3.2%(美国经济分析局第三次调整为3.1%)。但这是经过季节性调节的同比增长数据。按同比计算,2018年四个季度分别为3.3%、3.1%、2.7%和2.8%,2019年第一季度为2.6%,其中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17年前三个季度,尤其是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高达3.3%。但是,如果我们按照环比增长率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实际上2018年第一季度比之前一个季度即2017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减少1664亿美元,环比增长为-3.6%;2019年第一季度也比前一个季度即2018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减少1781亿美元,环比增长-3.7%(而如果进行季节性调整数据计算,该季度同比增长高达3.2%);201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环比增长只有1.0%和2.0%,大大低于同比增长率2.7%和2.8%。
 
  贸易战中,中国对美征税的领域主要在农产品上,如大豆、玉米、小麦等,美国一些农业州的农产品因此出现严重滞销,导致其价格下跌。
 
  制造业并未明显上升
 
  美国“再制造业化”战略通过减税等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从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美国制造业增值量有所扩大。贸易保护本是双刃剑,美国在通过高关税措施保护国内制造业的同时,其自身竞争优势产品的出口势必因为对方的反报复措施而受阻碍,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积累和投资的扩大。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耐用消费品或非耐用消费品,美国2017年后三个季度的增值扩大量都超过2018年后三个季度的扩大量;2018年6月开始贸易战后,美国当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制造业增值并未出现显著扩大状态。当然,可能存在政策效果滞后情况。但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这里只能将考察期八个季度制造业增值上升视为减税等政策带来的效果。
 
 
2017-2018年各季度美国制造业实际增值变化状况(单位:万亿美元)
注释:(1)实际增值数据按2009年美元价格计算;(2)数据按年率季节性调整。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贸易战带来的思考
 
  有关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的性质,国内外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比较赞同“贸易战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转折”这一观点。
 
  2018年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指出,近期的中美贸易关系显示出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转折,即从吸引中国合作以图改变其政治制度的政策转向“遏制”政策;目前山雨欲来的“贸易战”只是理念之战的第一个阶段,人们可能将看到冷战2.0版,但愿中国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美国的挑战。该年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指出,加征关税是美国对中国看法发生重大转变的一部分;美国现在不再试图将中国纳入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是视其为一心想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的战略竞争对手。既然是战略竞争对手,那就需要进行打击和遏制了。
 
  美国人恐惧中国的发展方式,称之谓“国家资本主义”,认为通过政府的主导实现目标,而不是通过市场运作,这使得私营经济很难与之竞争,如此给在华外资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他们认为即使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受到政府支持。为了在网络安全方面打压中国企业,美国求助盟国的支持和配合。
 
  中美建交40年,长期以来合作是主流。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摩擦正在成为常态。2020年是美国大选之年,届时中国话题将会被再次炒作。对我们来说,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增强关键零部件的自给能力、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国力,才是对贸易战的最好应对。
 
(文/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林珏)
0
上一篇: 【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报道】三类人群引领 青少年控烟是关键
下一篇:国家副主席王岐山23日在京出席庆祝中国-阿联酋建交35周年招待会,并会见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