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均预期寿命也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活得长,我们还要活得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经推荐使用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来反映各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明确提出,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我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这说明我国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进入老年后患病时间早,带病时间长,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称,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意见》提出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且指出,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的行动内容。这9项指标包括2项结果性指标,3项政府工作指标,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王海东表示,为了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今年以来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六项具体活动。一是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的活动,宣传老年健康知识和老年健康的政策。二是开展老年的健康管理,这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的作用,为老年人定期体检,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三是组织开展老年健康西部行活动,主要是在西部12个省区实施这项行动,开展老年健康大讲堂、义诊活动等,包括一些个人的居家上门服务活动。四是实施老年心理关爱项目,针对老年人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逐一在试点地区进行摸排,大致上,城市有1800个社区的点,农村有320个行政村的点,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转诊服务。五是即将开展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评估细则,争取通过这个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六是开展失能老年人的评估和综合服务工作,大致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开展这项试点工作。
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包含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组书记李志新表示,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首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他可能会发生离婚、丧偶、子女外出打工、亲友离世等,都会造成他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同时居住关系、居住环境的改变,经济状况比较差等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社交意愿,孤独感容易引发老年人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其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两个重要的因素是长期患病的状况和慢性疼痛,会严重降低患者的幸福感,容易引发患者产生绝望的情绪。同时患病长期卧床造成活动受限会导致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降低,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我国目前老年人普遍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不高,老年人群体自身的思想观念比较固化,对心理健康问题认知率比较低,而且还存在一些社会偏见和歧视现象,容易错过一些最佳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期。
第四,目前我国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虽说近期法律法规、政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和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今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的通知》,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在全国是共选取1600个城市的社区和320个农村的行政村实施老年人的心理关爱项目。
从老年人自身来说,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陈峥认为,促进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子女应该重点关注的信息有四点。一是饮食。老年人饮食当中一定要有五谷杂粮、蛋、肉、奶、纤维素、水果、豆类等综合饮食。二是运动。老人运动要适度、循序渐进,要有一种社会参与感,各种运动要结合起来。三是体检。国家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管理,包括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各地的社区卫生中心、卫生站都在做这项工作,子女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四是对比较敏感的血糖、血压、血脂一定要控制好。另外,老人睡眠也非常重要,一天睡眠包括午睡一般要保证七到八个小时,以老人早晨起来感觉到不困不乏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