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沙特油田遇袭 油价还要怎么涨?

2019-09-18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寇佳丽   加入收藏
 美国正式宣布重启对伊朗制裁以来,美伊关系不断恶化。尽管看上去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戏码,背后却暗藏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变化。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遭到数架无人机的攻击;很快,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推特表示,已授权必要时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以保持市场供应充足;两日后的16日,布伦特原油开盘上涨超12%,而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则上涨15%还多。
 
  沙特损失惨重
 
  袭击事件给沙特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无人机袭击使得沙特石油设施损失惨重。袭击后,阿美石油公司随即宣布减产,每日削减石油产量570万桶,减产量超过沙特原油日产量的一半。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约9980万桶,而削减量(570万桶)接近全球日消耗量的6%。
 
  “这已经很危险了,因为7%是石油危机发生的临界值。换句话说,如果此次袭击导致沙特的日减产量达到全球日消耗量的7%,石油危机就会发生,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就会减少石油消费,并动用石油储备;如果危机持续下去,国际油价就会被大规模拉升,从而重创全球经济。”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教授孙璐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油价的急速上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沙特石油设施遇袭的背后是复杂的中东局势。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目前,市场正密切关注沙特恢复油气生产的能力。而尽管胡塞武装很快就承认了袭击行为,美国依然迅速将矛头指向了伊朗。
 
  伊朗“躺枪”
 
  美国不顾也门胡塞武装的承认行为,指责伊朗应该为这次“对世界能源市场前所未有的袭击”负责。美国国务卿蓬佩奥9月14日发表言论称,“德黑兰是近来对沙特发动的近百起袭击的幕后黑手”;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各种声明中含沙射影,表示“我们知道罪魁祸首是谁”,“炮弹已经上膛”。
 
  孙璐告诉记者,此番袭击事件是在美伊矛盾尖锐对立、海湾地缘政治格局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发生的。美国和伊朗关系恶化以来,近几个月,胡塞武装对于沙特(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盟友)的袭击频率也在不断加大。14日的无人机袭击,是目前为止胡塞武装对沙特发动的最大力度的袭击活动。
 
  “在美国看来,胡塞武装并没有能力制造如此高科技的无人机。以往,该组织使用的精良武器装备也多由伊朗制造。那么这一次,美国也认为,袭击要么是伊朗指使的,要么是伊朗在背后操纵的。”孙璐如此分析。
 
  油价涨多久?
 
  面对美国的指责,伊朗进行了反击。
 
  9月1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Abbas Mousavi)在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的盲目指责是“令人费解、毫无意义的”。该发言人还说,美国官员指控伊朗,在世界舞台上抹黑伊朗的形象,是为了采取进一步行动做准备。
 
  美伊之间的互相指责,令原本就不太明朗的谈判前景更加黯淡。
 
  9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告诉记者们说,“伊朗方面希望会面”。此前,特朗普也曾多次表示,自己愿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因为预计鲁哈尼将会出席9月份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遗憾的是,16日,伊朗外交部对外表示,该国总统鲁哈尼并没有与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的计划。
 
  美伊两国有坐下来谈判的基础吗?
 
  “当前还很难说有,因为美伊缺乏走向谈判的基本共识。从美国的角度看,它一直在对伊朗极限施压。在制裁下,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经从曾经的250万桶/日减少到了不足50万桶/日;失业率上涨到了很高的水平,物价也比较不稳定。还有一点,202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之年,鲁哈尼希望借助选举前的这段时间反过来给特朗普施压。”刘中民这样回应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则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袭击后国际油价的突然上涨,可以归于市场情绪的波动。
 
  她说:“目前可以看到的消息还是比较混乱的。袭击事件推高油价很自然,但是未来长期的油价走势如何,还需要看局势的发展。从供需层面看,突发事件往往不会改变供需的总体面貌,因为全球经济并不景气,对石油的需求没有骤然上升,很大的石油缺口并不存在。”
 
0
上一篇: 替代黄金?数字货币难扛投资大旗
下一篇:匈中友谊如多瑙河和长江加起来那样长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