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日,智联招聘CEO郭盛作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两会时刻”,围绕民生领域热点话题分享观点。郭盛表示,今年春节后招聘需求有所上涨,Z世代更偏爱视频面试,职业教育应当注重长期性,更好地促进人岗匹配。
智联招聘CEO郭盛作客人民网《两会时刻》
2022年春节后招聘需求旺盛,服务业、高技术行业人才吸引力增强
2022年春节后招聘市场呈稳中向好趋势。郭盛表示,2022年春节后,智联招聘平台企业招聘需求稳步上升,尤其是大企业招聘需求非常强劲。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就业旺季主要在春节后一个月左右,但今年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到3月底甚至4月。
从行业角度来看,有两类行业增长较快。一类是服务业,包括物流、餐饮、娱乐,增速非常明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7%、33%和17%。另一类是高科技行业,尤其是智能制造、电子技术、芯片、集成电路等,对人才都有大量需求。
Z世代注重工作与生活相融合,年轻人倾向于使用视频面试
在被问及当下年轻人的求职偏好及求职方式时,郭盛表示,如今的90后、95后进入一个丰裕时代,工作目的不是为谋生,而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舒适度、理想等。他们更忠于自己的工作,工作和生活更多地融合起来。
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40.4%的白领体验过视频面试,高于2021年的38.9%。95后更接受可视化求职,42.6%的95后体验过视频面试,占比高于职场前辈。郭盛认为,年轻人的求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面对面的面试形式逐步被视频面试所取代。求职者和招聘方在直播间就可以互相看一下是不是合适,然后再进入下一轮谈判,效率显著提升,可视化招聘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潮流。
职业教育应当注重长期性,倡导素质教育和人岗匹配
关于职业教育,郭盛认为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是职业教育人才较为匮乏。据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2020年人才缺口就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其次,当前许多新职业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捏脸师等。然而,新技能人员落后于新的职业发展,“现学现用”较为普遍。在整个培养机制里,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匹配度不高。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停留于技能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有时会出现快速上岗的现象。而大学提供的是素质教育,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应当向大学教育看齐,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职业技能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而不止是一两年的阶段性教育。终身教育就意味着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回炉,持续学习新技能。可以预见的是,职业教育的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关于未来民生保障的新图景,郭盛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远景,“智联招聘相信,一份工作就是一个饭碗,一个饭碗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希望未来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够被看见,都能拥有心仪的工作、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