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就是传承文化的精髓。是向欣赏者传递最美的艺术,最美的精神内涵。使人情感起伏,气势磅礴,魅力无限,浮想联翩,激情万分,享受在书画艺术魅力之中,这就是书画艺术的精神所在。特邀书画传奇民族精英张亚辉老师——通过经济日报网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艺术家们默默守护中华文化自信的故事。
张亚辉,字峻珲.人称墨神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中共党员。现为北京瀚瑞轩书画院院长,第九届中国美协副主席,国家高级美朮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名媛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欧洲中国书画院院长,爱溢舍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艺术研究院院长创始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牛津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世界金奖.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传承人。 中华国礼艺术家。
2008年为第二十九界奥林匹克组委会,创作完成《神州圣火传递图》《神州圣火传递颂》纪念邮票。
2014年在德国纽伦堡获世界发明创新展(日出)获一枚金奖。
2015年在日内瓦获世界发明创新展(雄鹰翱翔)获一枚金奖。
2015年在德国纽伦堡获世界发明创新展(爱情福)获银奖一枚。
2015年大阅兵获国宾礼证书,特聘为国务外事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2016年在美国世界发明创新展中(手绘旗袍)获两枚金奖。
2019年,11月6日在德国纽伦堡获世界发明创新展70周年(大阅兵)获一枚世界金奖。
2019年4月8日获联合国中国大学博士证书。
2019年首届中国网络咨询台艺术频道顶级书画大师作品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授予中国顶级书画大师荣誉称号。
特聘中国网络咨询台——艺术频道顾问。
古人论画:“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自古皆然。”张亚辉先生是位性情中人,豪爽仗义,有士人之气;于人于事,胸怀坦荡,有助于之乐;于书于画,执著真诚,有儒雅之风。他的画风正和他的品格一样,潇洒中不失淳厚,朴拙中又寓性灵。欣赏其花、其人物、其山水,可以感悟到画家的状态,其笔势的婉媚与泼辣、飞舞与凝重,其布势的开张与内敛、疏密和跌宕,在大笔挥洒的舒卷自如之中,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显示出一吐为快的畅达。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笔情墨趣、遥接明代徐渭的气势通贯的风神,近承苦禅随缘成迹的意绪,内含缶翁以篆籀入画的苍辣浑厚,多种美学品格的融入使他的作品展示出承前启后的意义。这一切都源于他重造化的启迪,又重心源的感悟,以至于他在接受传统的同时,总是以当代人的目光与心态冷静地审视,深刻地辨析,把传统中最优秀的精华汇聚自己的艺术体系,化作自己的创作元素,追求一种“法为我用”的随心所欲的境界。
张亚辉先生在画面中运用的线条,显得细均有力,于温婉柔和之中显现出内敛的骨力。他的形象塑造具有典型的线条勾勒的工笔画语言特征,但线条又绝不肆意夸张独立于形象的塑造之外,而是巧妙地隐显于轮廓与结构之中,有机地游刃于形象与色彩之间。他的渲染也绝不僵硬板滞,而是水色互融、淡彩慢染,并在渲染之中体现出写的笔意,从而体现了工中见写、繁中求简的艺术特色。去火、去躁、去滞、去板,而求灵、求活、求静、求雅,则一直是先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直到今天,张亚辉先生一直是工笔与写意并举、速写与水彩齐抓,因而他也善于融会这些各有所长的绘画艺术语言,并由此开拓了他宽广丰厚的艺术境界。其实,不论速写还是水彩,也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贯通于其中的一直是他对于中国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品格的追求与滋养,他不仅追求中国文人画所特有的洒脱率性的写意,而且还要在鲜活生动的形象塑造之中把自己的个性、学养、品格漫漫浸透进去,从而彰显出艺术主体的精神与格调,这才是他终生孜孜以求的至高至纯的境界。
作为21世纪的当代画家,张亚辉先生的艺术观与思维方式是与时代同步的。他强调了对生活的深入与观察、突破了传统写意中国画的程式规范,在回归了部分传统文人画的内涵和气质的基础上,由高雅趋向亲近人生的现代性转化。这种转化与古代文人避世、隐逸的超尘已拉开了距离,而与改革开放新时代崛起的民族之魂魄取得了共鸣。他的画,气相搏大沉厚,与中国辽阔的自然景观相契合;他的画豪迈壮美,与当代人民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互为表里。他的艺术创作以传统笔墨、现代意蕴、绵绵深情的艺术个性确立了他在现代中国画坛上的坐标。在大写意创作中,艺术成为他事业的追求和精神寄托,也成为他对艺术的永恒责任。看来,无止境的倾注和求索,将伴随着他的一生,愿他为我们的时代奉献更丰硕的成果。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张亚辉老师作品赏析
责任编辑: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