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可真正做到孺子牛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朱用34年职业生涯诠释这种精神。
老朱名叫朱文祥,目前是云南省文山市烟草专卖局的一名职工,因为人和蔼,身边的同事都称呼他为“老朱”,但在妻子和女儿眼中却是一个“老顽固”。
2021年12月,在单位组织的河段开展河道卫生清理活动中,老朱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差点掉到河里,还好身边的同事把他扶住。妻子知道后,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但当时正好是工作最忙的事情,手上的工作一时脱不开身。他就是说“没事的,可能是没有休息好,等忙完这段时间再说”, 1个多月后,头晕目眩的症状一直没有好转。
妻子没有办法,只有打电话给在上海的女儿回来“押着”他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结果是动脉血管硬化、后脑供血不足,医院要求住院治疗一段时间,但住了6天,他就在不住了,又跑到办公室去了。
说到老朱,他妻子无奈的说“他就是老顽固,忙起事情来油盐不进”,“前几天一个亲戚生病,说好的周末一起去看一趟,第二天起来就见不到人了。”“等打电话给他,说是上级来检查,他在办公室忙着,去不了了,真是气人”。妻子和他赌气了好几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朱对职业的尽职有时候也有人不理解,有人对他说“你都快要到退休年龄,何必那么拼呢,让年轻人多做点不就行了”,他总是笑着说“在我们部门,我也是年轻人啊,我们部门2个人,另外一个女同事也是50多岁了,和我也差不多啊”。但像老朱这样的老职工,虽然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没有年轻职工快,也没有年轻职工的激情,但他们用“老黄牛”精神对职业的尽职尽责为年轻员工树立了榜样,是企业一笔珍贵的财富。
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意味着不同的责任,企业需要年轻职工的激情,同样也需要老职工的“老黄牛”精神。(杜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