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师傅,我这边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您指点一下,我在检修这台低压防爆开关的时候,出现开关不能自保的现象,我查不出哪里出了问题,请您帮忙看一下。”
“开关出现不能自保的时候,故障原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2号线断线,另一种是辅助触电接触不良或损坏,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检查。”
“原来如此!好的,谢谢师傅,我就按照您说的方法进行检查。”
4月18日,笔者在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榆树泉煤矿看到,该矿机修厂电工组青年职工李鑫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向自己的“私人助教”孟召贤请教。
“经过几个月的培养和锻炼,现在李鑫可以称得上维修开关的‘大拿’了。”孟召贤欣慰的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青工综合素质和岗位操作能力,该矿针对矿井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岗位特点,改变以往“灌输式”传统培训模式,通过“菜单+清单”传、帮、带方式,为青工“私人定制”培训内容,为青工请“私人助教”,解决了以往青工培训“大锅饭、一勺烩”的弊端,真正做到了按需培训。
据了解,该矿针对特殊工种岗位特点和需求,对关键岗位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听取各岗位青工的意见,灵活选择培训内容和时间,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众口不再难调。同时,授课人根据培训对象岗位、学历、现场操作、应知应会等薄弱环节,整理培训要点、制定项目清单,做到“一项目、一考核、一验收”,确保教得到位、学得明白、用得娴熟。
“当前,我们比较缺乏机电类专业的技术骨干,为了适应岗位需要,让青工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我们从技术培训、选师带徒、机制激励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助力青工成长成才。”该矿机电科科长王申峰介绍。
据悉,该矿在选聘“私人助教”上,一对一签订师徒合同,采取专业技术辅导与青工个人自学、理论学习与实践练兵相结合的培训举措,明确导师带徒考核措施,要求导师带徒不仅带思想、带作风、带纪律、带质量、带业务技能提升,还要保安全、同奖惩,迅速形成徒弟用心学、师傅细心教和学中干、干中学的良好氛围,全面掀起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潮。
同时,因矿井班组多、工种多、岗位多,为实现“同提升,共进步”的目的,该矿在集中培训外,积极采取“因队施教,考核自定”方式,充分发挥老工人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手段。将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处理故障的方法进行归类和总结,制作了师带徒教案和师带徒课件。通过“机电小课堂”、“井下实操课堂”等手把手教,毫不保留地为徒弟指导工作、解答业务问题、交流研讨疑难问题,并全程跟踪带管教。该矿要求各单位紧密结合当下生产任务,由师傅出题并同考核组每月对青工进行考核,对考核全程进行监督、记录。
“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老职工,还要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青年职工队伍,青年职工敢打敢拼、积极进取,把传帮带的作用发挥好,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我们的企业才会越来越好。”该矿机电副矿长雷延峰说道。(徐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