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彭旗: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2022-04-28 来源:网易

38岁这一年,彭旗决定从头再来。

从成都某公立专科医院到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顶着来自多方的压力,彭旗毅然离开了工作生活15年的成都,开始新的人生征途。

正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严家福所言,彭旗非常自信,而他的自信都来自于一种情怀,那是一种作为医生不计报酬、救死扶伤的极致追求。

三年多的时间里,彭旗带领内镜科团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将内镜科打造成为龙马潭区人民医院的一张名片。

沉淀:应有“刀刃向内”的决心

“为什么有这么多病人驱车几百公里去外地求医,只是做个胃肠镜或者简单的消化病治疗?”这是身在三甲医院的彭旗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2018年以前,彭旗一直就职于成都某公立专科医院内镜科。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甲医院,声望和实力并存。

辞职之初,彭旗遭到了同事好友的一致反对。院长,亦是彭旗的老师甚为不解,“医院这么好的平台,要人才有人才,要设备有设备,你去一个区级医院,能成什么大事?”

而另一边,当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泸州老百姓因消化病就医的艰辛和痛苦后,彭旗深受触动。加之龙马潭区人民医院领导多次前来成都真诚邀请,以及父亲“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都让彭旗决心前往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去拼一把。

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刚到龙马潭区人民医院的时候,内镜科的配置还是让彭旗大跌眼镜:没有一间像样的检查室,也没有专科医生及护理人员,设备十分落后......“不要说诊疗技术了,能把胃肠镜检查做好,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彭旗坦言道。与此相对的门诊量也屈指可数:每个月常规胃肠镜检查总量只有几十台,而无痛胃镜或者肠镜更是寥寥无几,甚至有时候“挂零”。

如此落差,彭旗心中五味杂陈。“既然来了,还是想拼一把,看看能不能拼出点成绩来。”他为自己定下了三年期限和目标,如果达不到,就只能离开。


彭旗查房询问患者情况

“刀刃向内”,留住病人,这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彭旗设定了“不转诊”目标,每一位消化病患者的就医需求都要在本院得到满足。

在科室成员极少的情况下,内镜科开展24小时胃肠镜急诊,“首先要把区内所有急诊重症患者留在医院”。白天正常门诊,晚上随时准备急诊,大多数的急诊都是在凌晨进行。彭旗犹记得,一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到医院急诊,他快速从家里赶到医院进行抢救,把患者从生命边缘拉了回来。“像这种急诊重症患者,如果去外地治疗,很可能在转运过程中就没有生命迹象了。但基层医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那么留下的不仅仅是患者,而是生命。”

同时,医院不断加大对内镜科的宣传力度,除了在院内院外各宣传平台推送,全院职工在私下社交场合也广泛推荐,为内镜科“引流”。


彭旗正在为患者做胃肠镜检查

患者有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则成为重中之重。一方面,彭旗凭借先进的诊疗技术,改善患者以往痛苦不堪的就医体验。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成都累积多年的资源优势,对疑难罕见疾病患者,彭旗邀请相关专家前来指导解决,由科室承担部分费用,进一步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另一方面,以院党委书记严家福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对彭旗予以全方位扶持。内镜科检查设备先后经历两次“大升级”,三年内投入设备价值近600万。同时,引进一位二级医院的内镜室主任给他当助手,又从医院调度精英团队来建设内镜科人才队伍,协助彭旗顺利开展工作。

三年期限目标超预期完成。

据彭旗介绍,如今的内镜科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达300平米,月检查量达450台左右,其中无痛胃肠镜占比95%以上,手术级别和质量超过了同级医院,甚至实现了多例上级医院病人“倒转诊”。

探索: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彭旗始终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职工作,而不断探索创新,则是医学的行业要求。

他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交叉学科,把消化内镜技术融入到内科和外科中,让消化病患者能得到最精准、最有利的治疗。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

每一次从其他省份医院学习新技术归来,都是彭旗团队“挑灯夜战”的开始。医院日常工作结束后,内镜科开始忙碌起来。熟悉新器械使用、新技术论证、并发症预估、团队协作……反复地实验,以保证新技术“平稳落地”。

“彭旗有一种难得的工匠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他真正做到了强一个科室,带动整个医院发展。”严家福如是评价。三年来,彭旗先后开展了内镜超级微创术30余项,让内镜科的技术惠及其他科室,与国内先进技术接轨,开拓了新的医疗领域。

截至目前,内镜科已完成10000多例无痛胃肠镜检查,2000多例内镜下超级微创治疗,无一例医院事故和医疗纠纷,真正做到了精准治疗。其创新的“经内镜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经内镜重塑微生态平衡治疗便秘”等技术,填补了泸州市内行业空白。


彭旗为进修生实操演示

技术需要创新,更需要普及。深知学医之艰辛,且难有突破,为帮助县域基层医生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彭旗萌生了引进信息科技公司,成立医疗与信息技术融合实验室的想法,此举得到院领导支持。

针对当前内镜科面临的突出问题,彭旗团队和信息科技公司合作研发,设计出了一套能满足医院临床需求,并切实提升内镜科室信息化水平的内镜影像信息系统。据彭旗介绍,该系统围绕患者、医生、科室、医院等多方的真实诉求,个性化设计,提能增效,解决患者看病就医痛点的同时,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和医院的竞争力。

“基层医疗机构的探索创新能力一直比较弱,但仍需要有人去做。只有去做别人还没有开始做的事,你才能引领学科。”彭旗对内镜科的规划清晰而坚定。

目前,该信息系统已完成第一期框架建设,在医院内部先行使用,并有两项新技术正在申请专利。而对于后续的系统设计,彭旗也信心十足。

一边在病房里治病救人,一边在科研领域里大施拳脚。对于龙马潭区人民医院这个新平台,彭旗甚为得意,他将自己和医院比作演员和舞台,二者是彼此成就的。“没有舞台,演员都没有表演的资格。不要评价舞台的好与差,只要表演好了,这就是最好的舞台。”

情怀:要做1/14亿的贡献

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同身受。多次下基层义诊的经历,让彭旗真正触及到部分地区的贫穷和落后,他开始思考医疗信息技术对于扶贫的意义。

“基层医疗机构就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基于此,彭旗尽可能地将“免费”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

在彭旗的建议下,经医院同意,内镜科团队对泸州地区60多位贫困户提供了免费诊疗服务,由科室承担相应费用,为精准扶贫助力。


彭旗下基层义诊

值得一提的是,其研发的内镜影像系统也将免费提供给市内所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据彭旗表示,与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内窥镜信息系统之所以能顺利上线,除了所有参与人员不辞艰辛的付出,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感召。

这场合作,无关利益。医院仅对合作公司提出两个要求,其一是不得泄露医院医疗信息,其二是信息系统十期完成后须免费提供给泸州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而整个信息系统开发期间,由公司负责提供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

为了与信息科技公司“零成本”达成合作,彭旗一次次前往成都游说公司负责人及研发团队,甚至带他们去泸州偏远贫困地区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状况,希望双方可以通过医疗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

作为泸州市人大代表,彭旗提出建立免费大肠癌筛查制度。在他看来,大肠癌作为我国比较高发的病种,尤其是农村地区还没有引起重视,通过政府、医院和企业三方共同推动,在区域内建立免费大肠癌筛查制度,让区域内的老百姓不因消化道肿瘤而丧失生命。尽管这个提案还没有得到答复,但彭旗却已深入基层调研,准备先行试点。

为了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首先基层的优秀医生应该遍地开花。“教学本身就是公立医院的其中一项功能”,医院内部搭建起了“上下联动”的学习平台。

“对上”,医院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同学科专家前来讲座,实施再学习、再提升人才培养工程。“对下”,彭旗在科室内定期举办消化道早癌培训班、每月召开沙龙讲座等。“基层医生想要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让每一位来进修的基层医生都有所收获。”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跟班学习,前来进修的医生们学成后都能在自己的岗位独挡一面,将消化内镜技术转化运用,解决更多患者的病痛。

回首来路,彭旗对基层医疗事业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感悟。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县级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群众粘稠度,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逐步下沉,县级医院将是年轻一代医生最好的去处。未来,县级医院将形成以技术为主、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代表的一个新布局……虽然我们看的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但这就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在区域内把‘这件小事’做好,就是为国家做了1/14亿的贡献。”(文章来源:县域卫生;记者:邸雅婷;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平安普惠珠海分公司开展净河行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下一篇:黑牙克恰提边境派出所持续做好“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使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