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致敬!为中国美好生活奉献的第一代农业科学家——刘佩瑛教授

2022-05-16 来源:网易 未知   加入收藏

她,是我国魔芋研究的开创者,她的研究填补了中国魔芋理论的空白;

她,发现并命名了国际认可、全球质量最优的“白魔芋”新种;

她,突破魔芋产业的关键技术,支撑了中国魔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她,将魔芋开创成了中国园艺作物的新兴特色产业,使魔芋这样一个半野生蔬菜作物转化为

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作物,为农村经济和国家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发的魔芋产品对

改善国民膳食营养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她,就是我国魔芋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刘佩瑛教授。

开创了中国魔芋研究先河

刘佩瑛教授,1921年5月17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38年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42年毕业留校,从事蔬菜园艺教学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

前身之一)任教。

1979年,刘佩瑛教授在承担《中国蔬菜栽培学》编写时,考察发现中国几乎没有成规模栽

培的魔芋,相关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又得知日本在中国大量寻购“金河芋角”,这促使她

亲赴该魔芋品种的生长地——四川屏山等金沙江流域考察调研。

调研发现魔芋的经济价值与发展前景后,刘佩瑛教授多方汇报,呼吁恢复魔芋生产,并开启

了中国魔芋的系统研究。

面对重重困难,刘佩瑛敢于从零开始,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首先解决魔芋在中国栽培零星、

技术落后的问题。她对魔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作了深入探讨,提出并验证了魔芋

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实行荫蔽栽培的技术方案。这一技术革新,使中国魔芋开始了规模

化栽培,并获得粮芋双丰收的效果。同时她还提出以少量投资、较小风险、获较高利润的优

化栽培方案及高效防病丰产栽培方案等,使中国魔芋种植水平大大提高。

image.png

image.png

(工作中的刘佩瑛教授)

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魔芋精粉机

虽然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魔芋的国家,但在1985年以前,魔芋都处于房前屋后的野生半野

生状态,有关魔芋的应用也一直停留在作药引和磨浆加碱制作魔芋豆腐食用,一直没有突破。

与之相反,虽然日本在1500年前从中国引入魔芋,但产业化发展已经有600余年,是最早

开始对魔芋工业化、自动化开发的国家,也是魔芋产品消费最多的国家。

在日本考察期间,国内的研究员发现了日本魔芋能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魔芋精粉

机。但日本制造的机器售价昂贵,国内企业无力承担。

鉴于当时中国魔芋加工技术落后,缺乏关键性加工设备,1986年,刘佩瑛带领西南农业大

学和航天工业部7317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联合攻关,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魔芋精粉机,造价

仅为日本机器的十分之一,解决了中国魔芋产业最重要的设备难题。国产魔芋精粉机的成功

研制,实现了魔芋加工设备国产化,让我国魔芋粉从无到有,同时还开发出魔芋面条和雪魔

芋等20余种魔芋食品,推进了中国魔芋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至此,中国魔芋形成了集科、农、工、贸为一体全方位的发展格局,科学技术已使魔芋从过

去零星种植的半野生植物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为农民脱贫致富和振

兴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image.png

(中国第一台精粉机)

“中国魔芋野生驯化第一人”

魔芋栽培和加工生产步入正轨的同时,刘佩瑛又将目光集中到魔芋应用基础研究。她说:“要

想魔芋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科研必须永远走在生产前面,不断地为生产注入新鲜血液”。

数年如一日的深入研究,刘佩瑛发现和命名了一个魔芋新种——白魔芋,并得到了国内外学

术界高度认可。该新种品质优良,其产品已成为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

刘佩瑛研究发现魔芋果实中的种子不是真正的植物学种子,而是一个小块茎,结合胚胎发育

学分析表明,形成的小块茎仍是有性结实的后代。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展魔芋有性杂交育种

奠定了理论依据。

资源是育种的基础。自1982年起,刘佩瑛多次组织人力到南方13个省收集魔芋资源,建立

了第一个中国魔芋试管基因库。

刘佩瑛非常重视魔芋品种改良,选出了万源花魔芋——中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魔芋新品种。

通过技术改良,成功解决了魔芋杂交育种的难题,成功实现了花魔芋与白魔芋的种间杂交。

通过对魔芋植株生长动态和物质消长、块茎贮藏的生理变化、块茎休眠机理、叶片衰老生理、

细胞和环境条件基础等作了大量研究,使我国魔芋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刘佩瑛也因

此被称为“中国魔芋野生驯化第一人”。

image.png

(刘佩瑛教授率弟子进行考察调研)

推动中国魔芋产业健康发展

1995年,农业部鉴于西南大学以刘佩瑛为首的科技团队在魔芋方面的突出研发能力,正式

批准在西南大学成立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部级魔芋研究中心,开始全力促进中国魔芋产业化

发展。

在魔芋界同仁的热烈要求和中国园艺学会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中国园艺学会魔芋

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科技研讨会于1997年6月28-29日在重庆市隆重举行,刘佩瑛教

授当选协会会长。至此中国魔芋产业的行业组织“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正式成立。

协会以团结全国魔芋界同仁,通过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各类

产业发展协调会议、编印《中国魔芋》、论文集等相关资料、协助制定行业标准并贯彻落实

标准等系列工作,推进中国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

刘佩瑛教授简介

刘佩瑛教授是我国著名蔬菜园艺学家,从事园艺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载,潜心系统研究魔

芋生物学、栽培、育种、加工、市场等,先后主持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

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四川省等魔芋课题三十余项,在魔芋分类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

生物学、组织培养与快繁、种质资源鉴定和创新、栽培生理、种植区划、防病高产栽培技术、

芋角加工、精粉加工、食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培养了20名

魔芋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了大量的魔芋研究论文,以科技成果支持了中国魔芋产业的形

成和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

22项。1986年被四川省政府评为“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先进个人”,1985年及1988年

两次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评选“支农、扶贫

和为农村生产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家科委评为“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先

进工作者,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

她的倡导与努力下,1997年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她担任了第一、二届会长,刘

佩瑛教授为我国的魔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月17日是老先生101岁寿辰,让我们向刘佩瑛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愿老先生福寿安康,幸福绵长!


0
上一篇: 狂揽150+名校offer!朝阳凯文2022届毕业生录取捷报
下一篇:飞书春季发布会将于5月25日举行 主题为“以人为进”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