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小发明解决生产大问题

2022-05-26 来源:网易 未知   加入收藏

一直以来,榆树岭煤矿以“创新是第一动力”为理念,鼓励职工立足岗位钻研创新,让员工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5月初,榆树岭煤矿职工自制的本安长臂式轨道挪移专用工具为矿井巷道快速安全布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该矿现代化矿井建设的不断推进,重型设备不断投入,回采巷道施工期间,机轨合一巷道布置方式成为基础性工作,重型钢轨在煤矿应用逐渐广泛化,但是巷道铺设期间受施工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钢轨运输方式是8-10人用手直接抓住钢轨上提至胯部或肩部,共同用力实现钢轨的运输,放下时或再次上肩时非常困难,用力部位通常只有手抓着轨道用力,力量有限,且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脚底不实、滑倒等导致轨道瞬间下滑或摔落造成人员被砸伤等情况;在钢轨装卸车期间,因轨道自身较重,职工往往采用撬棍卸车或直接人工装车,存在钢轨弹起伤人的风险,严重影响了矿井钢轨运输期间的安全。榆树岭煤矿工作面本安长臂式轨道挪移专用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将钢轨重力通过操作杆转化为1.2m之外的力臂远程操作,规避传统运输方式中轨道脱落伤人风险。根据工程力学特性,利用杠杆原理将手抓方式固定钢轨转化为钳式虎爪式固定钢轨,实现钢轨牢固固定不脱落,便于操作人员发力,实现小狭空间内轨道安全高效铺设。通过该专用工具的实施,降低作业空间受限的影响,极大的方便了职工的操作,提升了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

早先,榆树岭煤矿机修厂自主研制的锚索自动切割机正式投入使用,代替了之前的手提式角磨机切割预应力钢绞线,使操作人员由原来的6人减至1人,且使用相同规格型号的预应力钢绞线制作同等规格和数量锚索的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减至半小时,达到了减人增效、降本增效的目的。

该矿职工除了在一线生产中不断发明创造外,调度室制作的自主编程也在安全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大作用。榆树岭煤矿调度室技术人员自行编写开发跟值班编排、培训取证统计提醒等应用程序,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繁复单一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自动化办公应用到了矿井的日常安全生产中。

当前,该矿正处智慧矿山建设阶段,大力推广系统自动化、智能化。该矿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为和先进人才,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着眼未来,通过广泛宣传,购买专业技术相关书籍,视频等学习资料,采取内部培养的方式,积极鼓励员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展业务,提升技能,自主开发跟值班编排、培训取证统计提醒等应用程序,为矿井智慧矿山建设献计献策,为智慧矿山建设发展储备人才。

榆树岭煤矿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企”战略、河南能源“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战略以及“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各项重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劳动职工智慧和集体智慧,用一个个具有实际性、实用性、实效性的创新成果解决了安全生产大问题,为矿井的发展增添了更多智慧力量。


0
上一篇: 赛诺菲在华深耕四十年,启航科学奇迹新征程
下一篇:榆树岭煤矿:新矿灯照亮矿工安全路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