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新业态激发内需活力 成都:“数实融合”再掀消费热潮

2022-05-27 来源:新浪新闻 未知   加入收藏

电子商务在我国数字经济中占据着引领地位,已经成为催生数字产业化、拉动产业数字化、推进治理数字化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成都认真贯彻“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部署,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释放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作用,加快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消费新模式发展,加速城市商圈、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运行,激活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季度,成都网络交易额实现6996.02亿元,同比增长2.78%,在四川省占比达到68.15%。

“成都市将着力构建新型数字消费场景、提升数字消费供给水平、发展壮大多元消费业态,坚持高端化和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提高商业繁荣度、消费舒适度、国际美誉度,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线上消费“花”满蓉城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趋势和消费方式正发生根本改变,线上消费因其非接触性、便利性等特点,吸引消费者加速向线上转移。

一季度,成都着力激活新供给,加快打造数字化产业带,在多重利好政策下,深耕电商品牌建设,持续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线上化演变,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截至3月底,全市网商总数达到880751家,同比增长1.77%。

“能够通过线上的渠道买到心仪产品,足不出户一站式买齐生活用品,整个购物体验感觉良好。”通过线上下单,收到心仪商品的刘女士说道。

深耕成都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正在不断适应新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模式,各大品类商品线上化趋势明显,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购物新选择。

京东、唯品会、阿里、快手、美团、苏宁、国美等电商平台在成都广泛布局,致力于推进数字化进程与线上业务繁荣,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需求,在成都的消费市场不断蹚出新的路径,联合共促的产业生态圈正良序发展。

为促进数字消费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于新型消费的需求,5月10日,成都市商务局牵头组织的“2022成都数字生活消费节”正式拉开帷幕,以“爱成都”为主题,广泛开展线上促销活动,首届“成都520网购节”应时而生。与此同时,成都将发放约6亿元的“成都520”消费券,鼓励零售、餐饮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让利促销。

本次活动作为全新的超级购物IP,以龙头企业带动腰部企业为组织形式,聚合大批电商平台、电商品牌等主体,开展体现“幸福成都城市温度”的网络互动营销。结合建圈强链,由成都市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区(市)县策划子活动,突出“一区县一特色”,围绕普惠大众的线上促销新场景,持续提升消费品质、引领消费趋势、促进消费升级,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增强本土企业获得感,激发公园城市消费活力,擦亮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鲜明标识。

“聚焦成都本土特色产品,青白江区为成都用户‘定制’了夏日购物方案,积极联动盒马鲜生等平台,形成年中购物节秒杀、抽奖线上消费节、美食尽享季的火热氛围。”成都市青白江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安全惠民、时尚新潮的消费盛会为成都数字生活“代言”,此次购物节兼具载体与源动力等多重作用。在成都市青羊区,围绕“一平台,双中心”的基地定位,开展2022成都数字生活消费节-四川省餐饮美食电商新业态基地专场活动;在金牛区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利用基地优质资源开展“全球好物嗨购”专场直播,组织开展矩阵式带货直播促销活动;在邛崃市、简阳市,因地制宜推动名优特产走出乡村振兴的快节奏……

作为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都消费文化兴盛繁荣,数字经济动能澎湃。据统计,参与本次活动的电商及平台企业超过200家,商家数量超过10000家,全城联动全力推动消费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推动线上消费成为消费复苏的主战场,结合成都市政府出台的“助企30条”,全力惠企纾困稳经济增长。


多元业态破除“次元壁”

花不足以拟其色,成都以“芙蓉城”为别称与当下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相得益彰,在连续13年摘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常住人口突破两千万、“三城三都”美誉深入人心的发展过程中,成都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始终将民生之事作为首要大事。

借由消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成都如何创新消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聚力供给侧改革,激发产出更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创造新需求,推进消费各领域持续提质扩容,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成长。”

面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直播电商表现力突出,促进线上消费、带动经济发展作用强劲。2022年1-3月,成都直播观看人次累计1.73亿人次,直播交易额累计实现61.21亿元。

以重构人货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场景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成都巧用直播电商激发“宅经济”活力,扩充“云端美食节”“云端音乐节”等沉浸式云体验消费的成长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消费的相互促进。

“通过直播间下单,配合一些满减福利,购物很是划算,而且物流很快,在购物当天就看到订单出货。”五一假期期间收到空气炸锅的乔女士受访时表示,“因为看到网上很多‘种草’空气炸锅的信息,感觉十分适合年轻人,受这种流量经济的影响,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我日常消费的大头。”

一季度,“Z世代”“银发族”等消费群体展现出不俗的消费能力,是成都实物型网络零售与服务型网络零售保持稳定增长的内因之一。据统计,成都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735.62亿元,电商快递包裹数31364.28万件;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和生活服务是服务型网络零售额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比35%、29.4%和14.28%,以火锅、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电影生活服务等为热门消费话题,线上热度持续靠前。

随着电子商务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各个领域,基于电商新技术应用产生的新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催生出移动出行、智慧医疗、在线服务等众多自带“无边界”基因的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推动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数字体系为技术指导,以电商赋能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在2022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蓉城”建设,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牵引,成都市形成矩阵式的数字天府文化产品、电商零售新品牌,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进行深入开发。

配合数字智能生产场景的构建,成都市分行业领域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加快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也引导便民服务、教育、医养、体育、文化等社区综合体特色主题场景服务向线上延伸,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便民生活圈,切实保障幸福美好生活场景的数字化植入。这是成都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消费发展的题中之义。


农村消费形式成“新范”

回望五一,成都区域内围绕城市微度假掀起了一波热潮,亲子露营、乡村休闲、乡村采摘、乡村民宿等新式出游方式广受年轻人和亲子家庭的青睐。在“双碳”“两山”理论下,绿色消费正成为品质生活的“新范”,成都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促使农商旅融合发展模式渐行渐优,正形成一股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延续现有的乡村文旅热与农副产品上行趋势,成都农村实物型、服务型网络零售皆保持良好增势,同步带动农村电商规模快速扩张。2022年1-3月,成都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228.74亿元,在四川农村占比47.61%,其中,成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效明显,同比增长33.79%,以橘子、茉莉花茶、绿茶等农产品大为热销。

“随着人们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赋有天然、有机等关键词的农特产品广受关注,随着‘生态餐桌’绿色农副产品直采新消费场景与‘标果工厂’农产品数字化供应示范场景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越发完善,实现了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来,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等文件中提及,要加强县域商业发展,注重农村电商发展内涵,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成都以都江堰、蒲江、金堂、简阳、邛崃等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特色镇、川西林盘、公园绿道、城市社区、农业园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发展线上线下多元融合营销模式,鼓励电商平台直连产业基地,协同实现产业发展。

如今,成都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业品牌宣传、产品及服务销售的重要渠道。2021年,成都蒲江县上榜2021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第21位,成都邛崃市获批2021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新增三百余个具有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特点的乡村消费新场景,成功构建起“公园绿道+优质农产品推介品鉴展销”户外体验消费场景,打造出“公园绿道消费+场景品牌”的营城模式。

融入“成都520网购节”,农村电商热力再度攀升。成都简阳市以“爱简阳·约惠520”为主题,结合建圈强链行动,形成以一带多的便民利民格局,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赋能作用,形成线上消费热潮。蒲江抖音直播基地发起“成都520网购节”蒲江专场活动,配合“美好食光”周的促销计划,筛选应季水果优质供应链,开展达人带货和商家自播,预计活动期间销量突破50万单,销售额单月突破3000万元。

“继续加大数字化、电子商务赋能农业发展,引培直播电商主体,培养电商人才,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更多城乡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成都市推进电商平台、商贸企业“以大带小”赋能小店,助力传统零售商家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做强电商产业支撑,完善电商产业配套,持续完善冷链仓储、快递物流等配套,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区域联动共享新机

为拓展成都电子商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成德眉资电商产业带加速成型;为构建具有中西部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成渝地区电商协同发展正迈向新台阶。

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的同时,成都电子商务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治理效能作为有力抓手。

立足成都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经济人口承载基础,成德眉资电商产业带日益健全,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商化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营造电子商务守正创新发展新生态。

贴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都着力创新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供给,通过优化产业经济地位,加快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围绕“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战略谋划,全面增强成都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文化影响力和美好生活创造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以四川省发展“排头兵”的态势,促进四川省“干支”协同和成渝“双核”联动,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依托行业组织,构建产业、人才及规则等协作机制,成渝两地共话协同发展的时代课题,以川渝毗邻地区为轴线,推进电子商务基地、物流通道、5G网络、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共同打造中西部电商营商高地,支持企业互建网络流量电商基地,共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推动两地产业数字化变革。

此外,成都还将与全国先进地区联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全国全球进行战略部署,加大海外市场业务拓展力度,深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推动与先进地区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开展电子商务企业跨区域协同监管,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社会组织,构建电子商务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与先进城市人才培养、交流学习、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合作。


国际消费新景屡屡复现

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以跨境电商为媒介的消费方式屡屡复现。在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集群,依托国际班列通道优势,正营造“在蓉城、逛全球”的国际消费新场景;TFS天府国际保税商业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大型海外消费体验中心项目,以完备的国际贸易供应链体系,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多国家、多品类、多品牌覆盖。

探索形成跨境电商发展的“成都模式”,打破内陆地域限制,成都动力几何?

日前,四川省商务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健康快速发展的重点举措》,以“外贸进口年”行动为指引,从五方面17项举措,支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加快发展,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紧扣网络消费趋势的节点热点,成都于本届数字生活消费节,创新推出“全球嗨购”主题活动周,囊括TFS天府国际保税商业中心线上发送新人福利、1919“爆款名酒”限时限量优惠等活动,以加强跨境电商赋能力度,促进内外大市场持续复苏。

围绕国际化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实质性拓展跨境电商服务半径,截至目前,成都已陆续招引深圳斯达领科、行云供应链、前海云途物流、壹链物流、帕拓逊、递四方、京东和菜鸟等一批跨境电商重点企业,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国际消费场景为载体,全市O2O展示体验中心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广泛覆盖多个国家进口商品。

“通过大力探索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创新,推动跨境电商深度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开展跨境电商服务要素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成都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协同增强自贸试验区、国际铁路港、航空港等开放口岸功能,积极申报设立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进境特殊商品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功能,深化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提供更为便捷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充分把握RCEP等机遇,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在符合海关监管条件下,探索网购保税+线下自提、保税仓直播等新业态。


0
上一篇: 重磅!“政信产业联盟半年会暨政信产业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下一篇:乌审旗法院开展“禁毒、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反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