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港股盘后,快手发布了2022年Q1财报。财报显示,快手一季度营收210.66亿元,同比增长23.8%,毛利为87.8亿元,同比增长25.7%,经调整净亏损37.22亿元,同比收窄34.1%。
同时,在2022年Q1,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数为3.46亿,同比增长17.0%;平均月活跃用户为5.98亿,同比增长15.0%。快手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短视频平台,近6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日活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逝的背景下,其流量依然可以保持高位增长实属不易。
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中,快手创始人、董事长宿华表示,一季度,通过视频化载体和技术服务等能力,快手持续赋能更多产业、广告主和商家,帮助他们连接更多用户,优化交易体验,助力数字化经济,共同应对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挑战,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其实,快手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降本”和“增效”两手抓的策略,在减轻营业成本的基础上留住用户,提升用户的“价值”。
2022年Q1,快手销售及营销开支94.9亿元,同比下降18.6%,环比下降7.2%,占总收入比例为45%,与2021年同期的68.5%相比下降23.5个百分点,这是快手有史以来第一个季度销售费率出现同比下降。
伴随着成本的下降,快手开始通过精细化运营等手段提升流量的转化效率。财报显示,快手在短剧、体育及泛知识等核心垂类的内容丰富度以及质量方面有明显进步。
比如,2022年Q1,“快手星芒计划”的短剧中,有18部播放量破亿。2022年2月上线的《长公主在上》播放量达3.5亿+。《快手短剧数据价值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2月,快手短剧日均观看量超10集的用户量达6160万,同比增长61.6%。
由于在内容方面有所创新,2022年Q1,快手用户活跃比例达到了 57.8%;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28.1分钟,同比增长29.0%。这种超强用户粘性,显示出快手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而在2022年Q1,快手广告业务营收达到1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58亿元,同比增长32.6%,增长是由于广告主数量的增加与流量的增长,Q1快手平台的广告主数量同比提升60%。财报显示,快手平台电商和品牌广告主为Q1季度广告收入增长主要拉动力。
值得提出的是,一方面是外部疫情大范围冲击,另一方面是快手强有力的降本增效,最终在一季度,快手仍然以相对稳健的流量表现,坐稳了短视频双雄的地位。相比其他渠道平台,快手依然获得广告主们的青睐,体现了其坚韧的抗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