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航天迎来“超级航天年”,即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六次飞行任务,其中即包括两次载人飞行。继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后,6月5日上午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再次启程,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
此次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计划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伴随着“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陪伴其开启太空任务的“参灵草”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这个连续五次陪伴航天员的忠实伙伴,将在太空中继续守护中国航天事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航天事业强大的“后援军”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据介绍,此次飞行任务更重,难题更多,挑战更大,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进驻问天和梦天实验舱,首次利用气闸舱和小臂进行出舱工作,刷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纪录,对乘组执行任务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次进取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无名英雄”的托举与默默奉献,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民族品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从“神舟十号”开始,华润江中的“参灵草”即同步开启了自己的太空征程,已经连续五次被列入中国航天员的日常滋补品目录。从“神舟十号”的15天陪伴,到“神舟十一号”的30天的守护;从“神舟十二号”3个月同行,再到“神州十三号”以及此次“神舟十四号”的6个月陪伴,“参灵草”成为航天事业背后强大的“后援军”,为航天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众所皆知的中医药滋补品,“参灵草”对航天事业有哪些独特贡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华润江中前期合作开展的地面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参灵草”具有提高耐缺氧的能力与缓解体力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抗空间飞行环境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已成为航天员专业的滋补品补给,有效提升航天员们的身体机能。
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见证高光时刻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四号”在轨驻留期间,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至10天。这将是中国航天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不仅是航天员们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历史一刻。这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航天事业不断突破的内生动力,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性的“突破”横空出世。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也在持续自我激励。以“参灵草”为例,创新的配伍组方和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不断攀登高端滋补的巅峰。据了解,“参灵草”由三位国医大师朱良春、路志正、洪广祥历经六年独家研发而成,传承冬虫夏草的滋补功效,去粗取精,实现精、气、神同补,1瓶参灵草浓缩7根冬虫夏草的滋补精华。同时,“参灵草”引进全球第一条“全自动无人操作中药口服液生产线”,采用9道现代提纯新技术,将冬虫夏草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到90%以上,同时科学去除了冬虫夏草“固含重金属的天然缺陷”,带动着传统中医药的变革发展。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年,今年建成中国空间站更显意义非凡。30年来,中国航天人奋发图强、砥砺奋进,从围观到追赶,从并进到超越,终于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把宏大抱负变为了美好现实,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创造着中国奇迹。“神舟十四号”指令长陈冬表示,“乘组会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航天人的责任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自主创新的长途跋涉中,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迈得更大、更远,“航天精神”也将指引“参灵草”等更多品牌迈向新的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