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非遗美食、文创展示——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阳会场活动丰富

2022-06-11 来源:腾讯网 未知   加入收藏


活动现场

6月11日上午,由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贵阳市文物局、贵阳市群众艺术馆、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多彩非遗唤文化 六爽贵阳展风情”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阳会场的活动在贵阳市甲秀楼浮玉桥和下月台举行。


甲秀楼浮玉桥上的文化非遗集市

在甲秀楼的浮玉桥上,举办了文化非遗集市,现场有王岗八大碗、偏坡雅馨阁手工灰豆腐、贵阳市级非遗烙画、贵阳文物商店、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3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工坊、非遗文创企业及博物馆开展了展现文博行业特色的活动。


青岩张记双花醋受到市民喜爱

记者在现场的展区看到,青岩张记双花醋受到许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关注。“这个双花醋是真的不简单,之前就看到有多家媒体报道过。据说单是这个醋就做了上百年,几代传承,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是历史和工艺的结晶。正好今天在现场买几瓶,带回家给家人做菜烹饪的时候品尝一下。”来自黔东南州的罗女士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双花醋是纯手工制作,已经有百年酿造历史,主要原料为籼米,优质麸皮,百味中药材等。

“传统工艺要传承,同时也需创新。”中国制茶大师、“湄潭翠芽”手工茶非遗技艺传承人刘建辉,他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已有25年,对“湄潭翠芽”制作游刃有余。刘老师感慨,从学炒茶手掌被烫,到现在茶渍染黑的老手,可以说是茶中有我,我中有茶。刘老师希望把这门非遗手艺传下去。做人要像湄潭翠芽一样——立得起,沉得下,展得开。择一事,爱一生。“如何让年轻群体爱上喝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莲旗堂非遗技艺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的文创产品运用这些符形及刺绣技艺将它们再设计再创造,赋予文化价值及使用价值,让每件产品都有它的故事与寓意。”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助理李海云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文创产品让上面即有绣娘的传统技艺与符形,又结合当下时尚设计。这样,由他们联合绣娘一起做,形成互动,达到传播,传承和振兴乡村的目的。


甲秀楼下月台的文化非遗集市

据了解,贵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截止目前,贵阳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8个,代表性传承人40人;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3个,代表性传承人153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


市民在观看贵阳市文物宣传内容

从清代嘉庆粉彩人物大瓶、三元宫乐善祠青花如意纹鼓形香炉、山水人物通景图青花大缸到被清道光帝晋封建威将军的杨芳草书虎字立轴、“西南巨儒” 郑珍篆书对联、贵州状元赵以炯行书七言对联。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宣传文化墙的展示,一处处历经沧桑的遗址和一件件历史文物,不仅展现了贵阳市文物文化的精髓,也仿佛讲述着千百年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原来我们贵阳的文物资源如此丰富,通过宣传展板我们才知道咱们贵阳的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都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宣传展墙了解到贵阳的各个历史文物和遗迹背后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形式,无声胜有声,非常有意义。


非遗文化集市上的文创产品


工作人员发放《博物馆条例》等资料

活动当日,现场除设置了贵阳市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宣传展板,同时还进行了《博物馆条例》、《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普法宣传。


0
上一篇: 星环科技积极参与数字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建设,为“人才强国”添砖加瓦
下一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泸州老窖文保之路,初心如磐,行稳致远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