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骄傲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98年,杨贵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红旗渠精神的思考》一文,对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丰富,指出“林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体会到的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源。为了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根本出发点,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每一步发展的足迹上。红旗渠精神就是一种人民情怀,就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的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佳的践行和诠释。在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人民史观转化为党的组织和制度文化,融入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全过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夯实党的思想建设根基,成为党始终恪守的执政理念和价值遵循。“以人民为中心”是反复强调要着力践行的发展思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为彻底摆脱林县人民缺水的困境,林县县委决定“引漳入林”。在修渠过程中,他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精神。林县县委领导经常去红旗渠施工现场实地走访,去和当地百姓、工人攀谈,经过实地考察,集合群众的智慧,制定了修建红旗渠的方案措施。依靠人民群众,积极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可以最大程度的排除决策的盲目性,增加科学性。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精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物资短缺没有难倒林县人民,群众智慧无穷,他们制作简陋工具替代专业工具,解决了种种难题。这种“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直蕴含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在新时代继续秉持积极进取、接续奋斗的美好品质,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提供精神动力。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法宝。林县县委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和林县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员干部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格纪律,敢于担当。林县人民有劳动能力的就积极去参与红旗渠建设,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妇女就把家里面的粮食、被褥等等拿出来给红旗渠工人用,整个林县集体都在修渠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红旗渠工程建设中,有许多英雄,不顾个人利益和安全,一心只为了集体出力。
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 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不竭精神动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担当作为、矢志奋斗的精气神,体现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精神状态上,体现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上。
(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 刘海永)
推广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河北银行邢台分行积极开展“服务新市民、金融伴你行”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