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宁乡市横市镇金丰村:青年能手杨志杰受表彰

2023-02-23 来源:永州新闻网

2月16日,横市镇召开烟叶总结表彰大会暨2023年烟农增收大讲堂,“横市镇2022年青年种烟能手”受到隆重表彰,位列其中的有金丰村年轻烟农杨志杰。35岁的杨志杰在当地家喻户晓,这位志气昂扬的汉子,曾从华中科技大学成人大学获得大专文凭,又当兵5年,在非洲参加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退伍后,眼界开阔的杨志杰曾到湖北武汉市搞广告制作安装多年,也承接过当地建筑工程小项目,后来辗转回乡当上了村干部和“烟老板”。

  继续发扬吃苦精神,带头规模种烟作示范

  杨志杰与战友们在非洲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时,除了要忍受炎热潮湿,还要时时提防蚊虫、毒蛇和蝎子的侵扰。但条件艰苦难不倒中国维和战士,杨志杰与战友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圆满完成了两年的维和任务,为国争了光。这也成为他特别难忘的一段经历。

  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家庭却遭遇变故。杨志杰因为与妻子离异,儿子归他抚养,负担陡然加重。为方便照顾儿子,他回到家乡,很快就被选上村党总支委员。以前家里没种过烟,他继续发扬吃苦精神,作为村干部带头当规模种烟示范户。2021年是头一年,他就种植了50亩烤烟,父亲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仅农忙时能帮点忙,而母亲是重度残疾人,帮不上什么忙,因此种烟的担子压在了杨志杰一个人身上。

  “让我这样的年轻人加入烟叶产业发展,有利于稳定烟农队伍,接起产业振兴重担。”杨志杰说起种烟,脸上露出了笑容,“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种烟理念越来越先进,通过推进专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种烟会越来越轻松!”

  平均亩产高达150公斤,烟叶卖了好价钱,2021年杨志杰旗开得胜挣了15万元。对于这样的好成绩,他深感喜悦,乡亲们也都投以羡慕的目光。烟叶交售完后,他便买了一台耕田机,并跟当地的老师傅学会了操作技术。2022年,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68亩,进一步带头规模种烟作示范。

  庆幸的是,尽管2022年因洪水,杨志杰的烟叶有12亩受中灾、5亩受重灾,原有望亩产150公斤的烟叶减了产,但最终还是保证了平均亩产125公斤,种烟净利润仍有1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下来,他向当地村民发放了劳务工资8万元,为他种烟的零工中有4名脱贫户村民各自拿回了2000多元,6名打工时间较长的村民各自拿回了7000多元。

  肩负村干部职责,服务乡亲奉献不言“亏”

  拥有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肩负村干部职责的杨志杰,更深刻地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就必须舞动好烟叶产业龙头。”这也是金丰村做精做优做强烟叶产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指针。

  杨志杰服务乡亲奉献不言“亏”!他是分管纪检、宣传、账务、路长制和人居环境的村干部,却在带头规模种烟作示范的同时,与其他村干部从烟农种植烟叶开始到送售完毕,全方位服务到底。

  土地流转是烟农种烟的“瓶颈”,要将村民个人承包的水田转成烟农需要的成规模的烟田,有时间和利益矛盾。作为党员和村干部,杨志杰总是带头进行土地流转,并让群众积极参与,通过烟叶发展共同脱贫致富。他与其他村干部包片负责,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在晚稻收割之后就及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土地流转承包协议,确保烟叶产业稳定规模持续发展。

  为让烟农多交流,多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做精、做优、做强全村的烟叶产业,杨志杰还与其他村干部一起,将各项烟叶生产技术措施严格落实到位,如年前抓好备耕工作,育苗期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播种及育苗管护,大田生产期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对村域内的烟叶开展专业化烘烤,确保烟叶生产的高效益。

  敢想敢干敢创新,勇当职业烟农带头人

  杨志杰想法多、脑子活、接受能力强,而且敢想敢干。事实上,近年来因为疫情等影响,回乡种烟比在外务工更方便、收益更大。他坦言自己其实是抽空种烟,基本靠请人种,自己只能抽出部分精力当“烟老板”搞管理。

  杨志杰说:“我多次参加宁乡烟草分公司和镇政府、合作社组织的技术学习及现场培训,生产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技术人员都会服务到田间地头,如烟叶如何盖膜移栽、病虫害如何防治、专用烟肥如何施用等,技术人员比我操心得还多得多。”

  杨志杰善于接受新事物。横市镇黄金叶烟叶合作社2021年5月购置了一台无人机,他自告奋勇到市内外参加两次培训学习,取得了操作证,成为该机主操作手,为村里烟农和稻农提供农药喷洒服务。他还开出自家耕田机,亲自操作服务乡邻,为他人排忧解难的同时,自己也增收2万多元。

  为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宁乡市烟草分公司通过标语、墙报、广播、电视、技术资料,面向社会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技术推广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分管全村宣传线工作的杨志杰积极响应,以身作则,宣传引导村里烟农户熟悉掌握蚜茧蜂、蠋蝽、异色瓢虫等害虫天敌的释放技巧,肯定生物防治的效果,自觉减少农药使用,确保绿色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烟叶产业已逐渐成为我村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打造出了一支有文化、懂政策、有技术、会经营、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烟农带头人队伍。”杨志杰自豪地说,“今年我又种植烤烟68亩,稳定规模!将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好,与大家一起过上更好的小康生活!”(李先强 谢青)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奶粉新国标今起实施,各大奶粉品牌进入“竞速”模式
下一篇:复工即“回血”!30秒开工挑战的爆款逻辑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