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三尺木门,远山近野、碧水蓝天皆在这古朴的画框中,伴随着袅袅炊烟,温州苍南县浦亭树体副食品店店主吴树体平淡的一天开始了。洗锅倒水、生火添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当你仔细看去时才能发现,老人的双手略显一些笨拙。吴树体老人曾是一名士兵,在一次实验中不幸失去双手,便回乡谋生,兜兜转转最终经营起小店来,如今这间小小的店铺便是吴树体老人的新天地。
身残志亦坚 耕耘果园漫“香溢”
简单的淘大米、蒸馒头、吃饭穿衣吴树体都能轻松完成,但老人远远不满足于此,为了能够回到自己的那片小菜园,他托人改造农具,为农具焊接上踏脚点,如此一人便能完成大部分的农活。屋后长满绿油油蔬菜的菜圃、挂满沉甸甸果实的果园都是吴老的劳动成果,每当街坊邻居过来串门,老人都会让他们品尝自己种的水果,“我种的水果可甜了,你们都尝尝。”
天天的果子饱含着吴老的心血,也关联起一份浓浓的邻里情。
图为吴老在自家菜园采摘。
学习无止境 富有诗书自 “香溢”
吴树体老人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拥有50年党龄的他是一名实实在在的老党员,看店闲暇时会翻看党支部发放的学习书籍,了解最新的政策方针,保持思想先进不掉队。除了红色书籍外,吴老还特别喜欢研究种植技术,在老人店铺一角,堆放着许多与种植有关的书籍,这些都是吴树体老人爱钻研的知识,曾担任过村种植社社长的他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执著,“我种的菜要是没有别人的好,那就丢脸喽。”
图为吴老在开店闲暇时读书充实自我。
驿站送温情 点滴公益传“香溢”
吴树体老人的店铺门口,安放着一个小小的红色驿站,两扇柜门、三层货架,汇聚了口罩、热水、充电、雨衣等公益服务项目,为来来往往的人们提供方便。久而久之,吴老的店铺门口便成了村民们的唠嗑点之一。在闲聊之中,他了解到村里的老人理发不方便,便依托红色驿站开展爱心理发活动,为村里老人送上清爽整洁的发型。为了让村中的老人能够更便捷地取钱,吴老第一个申请办理了助农存款点,让店铺成为了村中的“小银行”。
图为店铺门前开展”爱心义剪“活动。
吴老虽已年近八十,但是依然精神矍铄、干劲十足,他扎根于生长的乡村顽强向上生长,依托红色驿站在默默奉献中反哺父老乡亲。
“这些对大家有帮助的公益活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干不动的那天。”这就是吴老,一名50年老党员的承诺。(黄芳园)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四川省射洪市支行 获批2.93亿元水利建设贷款助力解决农村供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