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钢新旧动能转换迈入发展新阶段,到广大中小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带来政务效能提升,到企业、民众办事便捷化成为新常态,巴蜀大地奏响了创新驱动“奋进曲”,掀开了高质量发展“新故事”。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要持续谱写巴蜀大地改革发展新篇章,就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激活脉动的澎湃力量,促进山东经济由大向强转变。
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优化开辟新机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革新理念,把转变发展模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新旧产能转换,川钢壮士断腕关停钢铁主业,开启了围绕数字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聚焦发展的二次创业,通过深挖潜能、反复钻研掌握了空间行波管制造等核心技术能力,不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发展,更带动了百余家上下游企业,焕发出更广大的新兴市场主体勃勃生机。以川钢为代表的四川企业用实践证明,敢于转变理念、弃旧革新,就能焕发新动能、迎来新发展。
创新驱动,科学技术变革带来新动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四川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发展新产业、孕育新动能,就必须做好科学技术赋能这道抢分题。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响应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新征程,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加持及系列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成长起数千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践证明,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解,也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握技术创新方向,才能不断释放我省经济动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环境优化,政务效能提升创造新优势。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制度红利,才能持续解放生产力、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从减审批减材料、拓宽市场准入门槛,到搭建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从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到通过技术手段来压实责任、查漏补缺,近年来我省顺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深入开展了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全国领先,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事实证明,唯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才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不断激发我省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不可回避的是,要实现四川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实际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发展为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就一定能激发巴蜀大地澎湃动能,谱写巴蜀发展新篇章。(刘海军)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亚信科技公布2022财年业绩,数智运营业务收入规模破10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