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建始县人民检察院推进文物保护综合治理用公益诉讼留住历史记忆

2023-03-11 来源:永州新闻网

2月22日,烟雨霏霏,漫步在建始县高坪镇石垭子老街上,老街不宽,两旁是石砖、木头和泥土混合建成的房屋,一家连着一家,50余户人家,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院门外还张贴着对联,台阶上散落着椅子和木板凳。居民打开院门进出,木制的大门“吱呀、吱呀”作响……

闲适的老街生活背后,是建始县人民检察院积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着手,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公益诉讼领域文物保护工作。

自2021年以来,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文物保护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4件,发出检察建议6份,组织诉前磋商7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保护修复文物和文化遗产5处。

一张圆桌打通“壁垒”,凝聚最大合力

位于建始县凤凰观村的凤凰人民公社,是小朋友玩耍的好去处。空旷的水泥场地,吱呀作响的楼梯,深邃幽暗的房间都留有孩子们的身影。

但这里也曾有尴尬的过去。

“50余间房屋只有八间房间在正常使用,这八间房间还有三间在漏雨。”2021年5月,建始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谢超来到景阳镇凤凰观村看到的就是此番景象。

“公社的大部分都损坏严重。”谢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木质楼梯多处松动脱落,屋顶多处破损,电线老旧且直接裸露,消防设施设备不齐全,存有毁损的重大风险。

文物保护,刻不容缓。建始县人民检察院立即向景阳镇政府和县文旅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修缮破损建筑,消除安全隐患。

2021年8月,为彻底解决凤凰人民公社保护问题,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在恩施州检察院的指导下,尝试组织案件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举行诉前圆桌会议,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快速整改。

在建始县人民检察院邀请下,相关职能部门、村干部、乡镇相关负责人等各方共聚圆桌,诚恳沟通,厘清权责。

2021年9月,该院再次组织“原班人马”召开圆桌会议,围绕对凤凰人民公社的综合保护利用进行评估论证。

“只有加强与各级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保护文物古迹,留住乡村之美。”谢超说。

2021年10月,在多方合力推动下,按照参照原貌、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凤凰人民公社修复工程启动。

2021年11月,凤凰人民公社修复工程正式完工。

如今,凤凰人民公社已作为凤凰观村村委会办公点。

“成为村委会办公点能与居民生活深度融合,让利益相关的村民切实参与到村寨保护利用中,加强了文物利用的‘造血’功能。”检察长史常富表示,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公益诉讼既是督促之诉,也是协同之诉”的办案理念,灵活使用圆桌会议制度,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共同缔造”的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模式,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特邀检察官助理实现“外脑”赋能

2022年7月,在办理许某、郑某、左某等4人盗掘古墓葬案时,检察官心里一度没底:古墓的主体被挖出一条盗洞,内部棺椁也被捣毁。如果检察机关要对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就得知晓这座古墓的实际价值损失和专业修复标准。

县文旅局的相关专家介入调查,给检察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理清思路后,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以往类似文物保护领域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只需承担刑事责任,而很难对其追究民事责任,主要因为很难对文物进行准确认定和价值评估。”谢超说,此次有了文物专家和检察官的共同努力,法院除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和罚金外,还判处赔付被盗古墓葬修复费用5600元。

“文物专家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帮助和促进。”分管公益诉讼副检察长黄飞说。

就这样,文物专家与检察官成了文物保护道路上的“队友”。专家们走进检察院,为大家讲解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检察官们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也注重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法治宣传工作。

光有热情还不够,文物保护工作十分专业,公益诉讼要发挥作用,还得看懂文物的门道。

为此,2022年7月,建始县人民检察院聘请7名行政机关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其中就包含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

就这样,“文化遗产保护”与“公益诉讼”有了更紧密的制度联系。

“双方还构建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多方配合的联动协作机制。”黄飞介绍,双方将围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点领域,联手办理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案件,扩大文物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影响力。

合作机制让文保工作者的底气更足,也让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利剑护航”道路上走得更扎实。

“我们将以特邀检察官助理为联络纽带,积极搭建履职平台,深化交流、强化合作,从多维度、深层次上创新办案模式,让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建始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史常富表示。

多方线索摸排,推进文物保护诉源治理

湘鄂西官店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建始县官店镇一组云盘岭,始建于1988年,是当地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2021年3月,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开展革命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在此过程中发现该纪念碑的碑体破损,周围杂草丛生,社会公共利益正在受损。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该院立即召集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诉前磋商,很快达成多措并举管护该纪念碑的一致意见,并筹措了专项资金用于碑体修缮。

2022年4月,该院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该纪念碑周围已加装围栏和监控设施,并有专人管护,大部分散葬烈士墓也被集中搬迁至烈士陵园管护。

摸清底数,方能“对症下药”。针对文物保护问题类型、管护机构多样的实际,建始县人民检察院深入文物保护单位逐一排摸情况,对文物数量、级别、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分类登记、建立台账,深挖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公益诉讼不能只是检察机关单打独斗,还需社会力量托底。

2022年5月,志愿者许某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向该检察院反映,国家级重点文物——建始直立人遗址的部分化石点洞穴存在漏水现象,有些化石点未采取封闭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收到线索后,该检察院随即走访核实,并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保护文物安全。

“检察建议发出后,被建议单位积极进行了整改,还组织进行了安防工程线上招标。”谢超说,办案组进行现场回访时,发现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整改,目前正在跟踪监督,确保其完全整改到位。

“很高兴我提供的线索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供了帮助。”许某表示,作为志愿者,将继续提供更多的检察支持。

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建始县人民检察院将不断丰富公众参与形式,探索聘请公益顾问、公益观察员、有奖举报,引导鼓励社会公众依法提供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司法保护新模式,实现公益保护最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通讯员 王丽 卢屿祺)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养老FOF有望进入扩容期 民生加银团队专业精选好基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建议促进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