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长沙宁乡:返乡“新农人”走上“兴农路”

2023-03-13 来源:永州新闻网

近日,在宁乡市烟区,一条条整齐、饱满的垄体映入眼帘,成片的烟田已覆盖好地膜,忙碌的烟农正进入烟叶移栽前各项准备工作最后冲刺阶段。据悉,春节假结束后,该市各种烟乡村立足从“早”抓起,周密组织,科学安排,强化服务,从烟干部、技术人员和烟农组成了上千人的庞大队伍活跃在田间一线,掀起了烟叶生产备耕“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据悉,烟叶产业是当下宁乡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在外宁乡籍人士陆续被吸引回归家乡创业或就业,特别是一批“80后”“90后”回乡知识青年,主动选择返乡当起“新农人”,走上种烟“兴农路”。

发动年轻人回来种烟,成为一代“新农人”

春节前几天,在烤烟大镇横市看到,烟站技术员与镇政府农办、黄金叶烟叶合作社人员一行走在路上,只见技术员手中拿着《返乡人员情况摸底表》和《告烟农书》,其中《返乡人员情况摸底表》已经填满了大半。“现在农村里的条件好了,家家都是楼房别墅,农民到田里去干活也是水泥路,在家里赚钱不比外面差,还可以照顾到老人、小孩。趁着大家回来过年,我们正好到处走一走、访一访,看有没有以前家里种过烟或是自己种过烟、对种烟感兴趣的年轻人,发动大家回来种烟,成为一代‘新农人’。”技术员如此说。

在与技术员一行走访的这几天发现,以前一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愿意留下当烟农,乐意学些烟叶种植新技术和管理知识,成为一批“新农人”。

25岁的卢子林从长沙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曾在长沙一家公司务工3年多,其父母种烟叶多年,烟叶算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他父亲不慎出车祸成了残疾人,母亲身体也欠佳,面对家中有需要照顾的病人和几十亩烟叶需要打理。一番思量后,卢子林决定回家尽孝和打拼。于是,今年的种烟队伍里,多了一个有大学文化的“新农人”。每逢烟草局和当地政府、合作社近期组织召开烟农大会和有关技术培训会,他从不缺席,很快掌握了烟叶生产各项技术要领。“我信心满满,今年已把家里附近适合种烟的农田都流转过来了,准备种烟38亩,想赚8万元以上。”卢子林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喜笑颜开。

“烟农增收大讲堂”分享好经验、共谈致富经

正月十八,喻家坳烟草站“烟农增收大讲堂”隆重举行,会议室座无虚席,只见会议室里悬挂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宣讲好政策、分享好经验、共谈致富经”字样的大字横幅。这里烟农和技术人员互动,有问有答,方式灵活。

一位今年新加入种烟大户队伍的烟农表达忧愁:“今年面积增加这么多,烤房够用吗?到时候可别把好烟给耽误了。”技术人员耐心解答:“今年宁乡市政府史无前例提取1000万元烟叶税,给我们新建200座烤房,加上烟草公司新建维修的烤房,完全够用,大家就放心吧。”给在场每一位想要扩大规模种烟的烟农朋友吃了“定心丸”。

李工兵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十分担心种植技术跟不上,焦急询问技术员:“我是一名今年才加入种烟队伍的‘90后’,没有种烟经验怎么办?”技术人员随后介绍了烟草局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内容,表示会跟新烟农结对,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到每个阶段会开展技术培训竞赛,发布技术简报。李工兵听后长舒一口气,感叹不仅政策好,种烟的服务也一样好。

烟农张祝福是个种烟好手,对种烟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咨询技术员:“使用银黑膜的烟农越来越多,我想问问跟黑白膜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技术人员耐心解答到“银黑膜由于透光性差,所以防止草害效果非常好。这对大家的盖膜技术要求就比较高了,但同时会造成地温相对黑白膜偏低,反映在烟苗前期生产较慢。”

会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纸和笔,后面还有一排人站着听讲。随后,优秀烟农在台上演讲,技术员坐在旁边当主持人。

据悉,宁乡烟草抓住春节期间人员返乡的好时机,掀起政策宣传周活动热潮,走访99个村,开办政策宣讲会、新年茶话会、烟农推荐会、烟农增收大讲堂和技术培训会6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实现新增烟农343户。

烟叶生产田间备耕忙,“比学赶超”氛围浓

种烟乡村到处是田间备耕忙碌景象,如大田施肥、盖膜,烟苗大棚内剪叶等,同时也在现场看到来自长沙市烟草公司的专家段美珍、何激光与农大教授正在测试第五代“中耕培土机”,许多烟农朋友正在旁边观看学习。

段美珍及项目组成员向烟农示范使用起垄施肥一体机,详细讲解机器特色和操作要领。烟农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机器行走稳健,起垄饱满,施肥均匀,比人工效率高得多,能省不少钱呢,怪不得大家都争着要。”

何激光继续讲解说:“经过不断改进,中耕培土机作业效率提高到了1-2亩/小时,作业成本30-50元/亩,相比人工效率提高5-10倍,成本仅为人工的15%。”

据悉,宁乡烟草积极响应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积极探索推进农机、农艺、农田、农服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适用农机研发引进推广,打通机械化作业堵点,加快现代化烟草农业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翼”。

一只只不起眼的有益小虫子,绿色防控立大功

在喻家坳烟叶示范基地,昆虫性诱智能测报设备旁,工作人员正用手机查看害虫发生情况,手机界面显示出各种测报信息。随后,工作人员把诱到的害虫成虫倒出来进行无害化处理。

长沙市烟草公司蔡海林博士介绍说:“绿色发展也需要数字化转型,先进的智能测报设备可以实现对害虫精准识别、自动计数,准确预判虫害发生趋势,助力绿色防控、精准防控。”

天敌扩繁中心灯火通明,一片忙碌,蠋蝽扩繁室工作人员正在给配对杯清理卫生更换食物,异色瓢虫扩繁室有序开展饲喂工作,蚜茧蜂二级扩繁温室正在开展接蚜接蜂工作。

据悉,就是这样一只只不起眼的有益小虫子,为一方土地作物保卫安全。6年来它们累计飞过宁乡市25万亩烟田、飞向27万亩广阔的大农业土地,为农民节省2400余万元防控成本,让作物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45%以上。真的是“虫出江湖,绿色防控立大功!”

强农惠农政策红利,优质贴心的技术服务,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化作“致富东风”,一批批返乡“新农人”把烟田当作逐梦的热土,走上种烟“兴农路”,为烟叶生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蓄势赋能。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奈曼旗支行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下一篇:河南南召:普法进基层 维权心贴心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