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南山区文成县南田镇有这样一位零售店主,他身上有着“副书记”“乡村企业家”“志愿者”等标签,经营着一间面积不大的卷烟店,他与烟草的不解之缘起始于“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宣传语。正是一句看似普通的话点燃了一家小店铺的大理想。
曾经的满腔热血支撑着刘利斌在外打拼、创业,多年的沉浮,他历经就业失意、创业失败,刷楼卖过POS机,发过传单,代理过进口红酒,把生活的苦都吃了一遍,曾郁郁不得志。逢年过节回乡探亲时,看着冷清的街道,父母不舍的面容,让他在外扎根的想法一次又一次产生了动摇。2016年玉溪(创客)的这句宣传语击中了身处逆境的刘利斌的内心,他开始寻找让理想与现实兼顾的路径,最终选择回归故乡文成县南田镇新南村,在自家开设了一家卷烟店,定位年轻休闲,搭建一个年轻人互相交流的平台,以此来激励跟他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青壮年,刘利斌返乡后在谋生之外不忘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具有学识和眼界的他主动参选村副书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把红心初心和使命融入了店铺的经营,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带领一支 “温州仁爱义工队”,穿梭山间,单亲家庭结对、贫困子女助学、孤寡老人帮扶等志愿活动中都有着他忙碌的身影,店堂内不大的卷烟品鉴区也成为了志愿服务队成员讨论活动的场所。除此之外,刘利斌还在店门口设置了免费伏茶点,是由他母亲精心挑选的草药煎制的,来往路人、环卫工人在炎炎夏日常常到这喝上一杯茶,歇上一小会儿。正是基于刘利斌热心志愿公益,文成县烟草专卖局毫不犹豫地把他的店铺作为香溢红色驿站的不二之选。他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店铺位于中心区域,来往人流量较大,他以红色驿站为载体,组织开展多样的社会公益,交通劝导、资讯服务,驿站的一桌一椅成为周边户外工作者小憩的好去处,刘老板更会递上一杯伏茶为他们驱除暑气。
(图为刘利斌)
刘老板结合自己的奋斗经历,还设身处地为年轻人考虑,在自己的店堂内规划出了一处午间办公区,定制专属服务,久而久之,店内的客户也更多了,影响力也扩大了,一系列的贴心举措让这家小店成为这条街道上一抹红色风景线。
“别看我现在对着双屏机能说会讲,刚接触的时候可是一头雾水,全然不知道怎么用香溢通系统管理店铺。”
在刘利斌接触卷烟经营的初始阶段,他认为卷烟的销售应该是十分简单容易的,根本用不到香溢通管理系统这种数字经营工具,更别提什么销售台账、销售流水乃至终端画像、客户经营建议书等个性化数字建议工具了,但随着档位和层级的提升,日趋复杂的经营日常,让“半路出家”的刘利斌心有力而力不足,摸索许久才逐渐碰到数字化全店铺管理的门道,头脑灵活、敢闯敢想的刘老板通过零售客户诚信互助小组很快就了解到了有关数字店铺知识,听到同行们现身说法,讲述先进经验,他立马就行动了起来。在浓厚探索欲的支撑以及客户经理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掌握了全店铺管理、全渠道进货、全方式支付和全商品扫码的管理方法,实现一屏掌控。“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盘库了,生怕数量对不上,幸好现在有了双屏机,卖一包扫一包,库存数量尽在掌握呀!”作为一名年轻的零售户,他还自发指导周边零售户“一钉四香”的使用方法,“先富带动后富”,带动周边店铺一起进步、一同成长。
在经营店铺的同时他始终也没有忘记自己带领村民致富的“大理想”,他在小镇南田又拾起了自己的技术和信念,继续深耕“泡姜”技术,决心创办农业企业,让泡姜变身为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品,“不断进取、坚守初心”的意识推动着他不断进步,助力他的企业不断发展,促进了新南村的蓬勃发展。借着店铺这个窗口,他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小天地,在柜子里整齐地码着“小福姜”系列产品,罐装姜、袋装即食姜片依次摆放,他还贴心地推出节日组合装“烟+酒+泡姜”,为消费者们提供各种档次价位的选择,就连结账处也放好了宣传单页,处处都是小细节、小心思。
(图为店铺中陈列的刘利斌打造的“小福姜”系列产品)
但是社会飞速发展,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传统农业产业还是收到了不小的冲击。刘利斌不执着于产品在线下商超的售卖,转战直播平台、电商网站,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自家产品的高效率销售;开辟同城送货模式,一日送达的效率,打响了小店的服务效率。
始于情,终于义,小店铺里也有大理想,一包创客是他梦想的起点,也是经历店铺的灵感来源,刘利斌的对南田乡土之间的浓浓情谊、始终不动摇的初心使命,让他会长长久久地坚守着这个村、这片乡。 (刘一心、陈林林)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机关各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