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以“三源综治、六道防线、七员服务”为指引,全力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乌审旗人民法院2022年诉源治理工作

2023-04-03 来源:永州新闻网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乌审旗人民法院在总结近年多元解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探寻治理诉讼源头的智慧路径,突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重点环节,着力打造“三源综治、六道防线、七员服务”诉源治理模式。2022年全院新收民商事案件2868件,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12%;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747件,调解成功1679件,成功率高达95.13%,全旗万人成诉率明显下降,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和谐根基全面筑牢。萨拉乌苏河畔一幅幅“预防为先、非诉挺前、裁判终局”的社会治理新图景,正在乌审大地徐徐展开。

第一道防线:网格调解,搭建多元解纷前哨所

一是落实法官坐班工作制度。在旗镇两级综治中心设立法官工作站,开设诉调对接工作窗口,以“说事评理”方式全程指导、参与化解矛盾纠纷667件,与旗委政法委、司法局对接案件90件,助力打造乌审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团军。二是深入推进法官进企、进校园。在46家企业设立法官联系点,零距离为企业纾困解难28件,扎实建立企业矛盾纠纷“终点站”;为辖区小学、幼儿园配备12名法治副校(园)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2次覆盖2700余名学生,稳稳撑好孩童成长“平安伞”。三是拓展法官庭外“七员”服务。印发《法官庭外“七员”服务方案》,定制法官联系卡,法官人手配备“七员”服务手册,形成“七员”服务台账。法官工作职责由审判员延伸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关注一方民情的网格员、企业与组织风险防控的指导员、法律业务的培训员、类案研究的调研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全年法官下沉基层网格调解矛盾纠纷297件,走访街道、社区、嘎查村782人次,召开工作座谈会8次,敲门进企19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42次,提供法律咨询2600余人次,法官服务能力最大程度挖掘、“脚力”作用最大程度发挥。

第二道防线:诉前调解,守好诉源治理主阵地

一是打造法院诉前调解中心。2021年6月我院在全市率先成立诉前调解中心,按照“三到位一闭环”工作法开展工作,(“三到位一闭环”指:队伍组建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制度机制到位,打造诉调流程对接闭环),高效快捷化解大量简易民商事纠纷。二是建立特色品牌调解室。设立道路交通事故、金融纠纷、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配备专业调解团队及设施场所,秉承“纠纷不出门、矛盾不升级、风险不扩散”的服务理念开展专业调解。其中金融纠纷调解室快速妥善化解金融争议争端90件,金融纠纷解决效率极大提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室借助代表委员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化解矛盾纠纷126件,该项举措被自治区政协媒体转载报道。三是构建联动解纷大格局。牵头与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旗总工会、农牧局召开劳动争议诉裁调联合化解工作会议,逐渐形成以“法院+特邀调解员”为主,“法院+人社+工会”“法院+土地管理+土地仲裁”“法院+行业协会+工商联”为辅的常态集成调解机制,有效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诉源治理机制共建、矛盾纠纷共治、公平正义共享。

第三道防线:诉中调解,法理情理促和谐

一是激发法官调解优势。开庭审理前,案件承办法官采取“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讲感情”的方式进行权威调解。全年我院诉中调解案件701件,让案件当事人免于对簿公堂、实现双赢。二是注重诉中财产保全。依据当事人申请对案件所涉及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有效避免当事人财产遭受损失,确保生效判决充分执行。全年诉中保全案件16件。三是强化“衍生案件”治理。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加大法官调解力度,促进调解协议履行兑现,源头减少申请执行、执行异议等衍生案件,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

第四道防线:诉后调解,助推双向止纷息诉

一是判后疑问再解答。坚持“谁办案谁负责”原则,将案件承办法官确定为判后答疑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承办案件进行判后答疑。当事人对原承办法官抵触情绪大的,安排合议庭审判长或庭室负责人负责答疑,用优质判后答疑做实裁判“后半篇文章”。二是判后调解再引导。针对上诉案件,由承办法官作为指导法官与特邀调解员在上诉期内对案件进行再调解,引导当事人以主动履行、撤回上诉、签订调解协议等方式解决纠纷。全年诉后调解案件22件。

第五道防线:执源治理,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

我院制发《执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工作,全年执行环节和解化解案件数达1109件,占全院。一是以立审执衔接配合为着力点,加大生效案件自动履行跟踪督促力度,最大限度减少衍生执行案件。2022年全院办理自动履行案件306件,自动履行率提升10.08个百分点,自动履行金额5466万余元,有效实现执行案件减量增效。二是以诚信乌审旗建设为载体,综合运用信用联合惩诫机制,汇集执源治理的牢固共识和强大合力。搭建与仲裁、公正机构执行和解联动机制,健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理拒执案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采取专门约谈、定期追踪、办案解疑等系列硬核手段,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3人,限制高消费806人,拘传拘留161人。

第六道防线:访源治理,办好人民群众操心事

我院不断优化诉源、执源、访源“三条路径”,注重在“信访源头”用力。一是整治重点领域,防止矛盾上行。紧盯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全面排摸,化解苗头性信访案件,动态清理信访积案,切实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访源治理。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件评查听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建立信访台账,规范工作流程,推动信访案件源头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三是发挥各方作用,聚力破解难题。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信访案件机制,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加强与信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一盘棋”抓好信息共享、社会稳控;全年联合各政法单位起底化解信访积案38件,高效实现信访案件“存量清零”。接访信访群众600余人次,引入行业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294名调解员,通过调解会、会商会等形式参与法院信访案件调解,妥善办结37件,办结率达97.4%,我院信访案件数量同比呈断崖式下降63.8个百分点,让调解成为解开信访群众“心结”的首选金钥匙。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党的二十大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乌审旗人民法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锚定诉讼数量、执行案件数量、信访数量“三下降”和群众满意度“一提升”的目标任务,融主流、借大势、占先机,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深度发挥诉源治理机制作用,为实现绿色乌审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安全、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青美美)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SHOPLINE弃单召回邮件策略,助力高效挽回客户
下一篇:标本兼治!检察建议为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开“良方”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