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是农发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现代种业、 科技兴农、 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行充分认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强化使命担当,把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
一、明确支持重点
(一)支持现代种业。一是支持农作物育种、主要畜禽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进种业做强优势、 补上短板,助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良种联合攻关等,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二是支持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种质创新、绿色品种创新,大力发展精准育种技术应用,加快绿色优质专用新品种培育等。三是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种子收购、繁育、生产、加工、 销售、开展育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大对种业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种子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大对种业领域专而精特色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差异化竞争能力。逐步构建大中小、多层次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主体格局。六是支持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育种公共服务实验平台和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运营等。七是支持现代种业产业园、种业带动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种业科技园区、国家核心育种场、水产原良种场等建设,助力提升种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八是支持种业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持育种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项目等,推进种业全产业链发展。
(二)支持冷链物流建设。一是围绕国内冷链物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支持骨干基地基础设施群建设,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集聚发展;大力支持骨干基地百强冷链物流企业冷链设施建设和运营;择优支持骨干基地各类农产品食品冷链企业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基地保鲜工艺、智能信息和供应链集成体系建设。二是大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仓储中心冷链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升级改造,提升农产品冷冻储存能力,支持有冷鲜贮藏气调库、配置封闭式站台的低温库和具有恒定温湿度的冷库,推动冷链物流向专业化、 细分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大对大型生鲜农产品企业及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支持力度,推动冷冻加工与配送融合发展。四是积极支持专业型、高技术冷库建设,支持稀缺型配套冷库建设,提升现代化冷库建设,完善冷冻冷藏设备。五是全力做好生鲜农产品流通工作,加强城乡间中转冷库、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支持果蔬等生鲜品“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经营及配送,推动农产品上行,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工程。六是创新支持流通新业态,支持企业运用“互联网+”农村电商、农超对接、快递、中央厨房等流通新业态的建设及运营,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减少食品损耗,提升生鲜品物流质效。七是优先支持在乡镇田头就近建设改造标准化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产地仓等仓储保鲜设施,提高农产品产地预冷、低温加工、冷链仓储配送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八是积极支持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初加工、精选分级、分拣包装、保鲜冷冻及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 提升企业集约化、 现代化经营水平。九是大力支持“互联网+”冷链物流,整合产品、冷库、冷藏运输车辆等资源,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强化冷链物流全程监控管理, 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十是择优支持具有冷产、冷储、冷运、冷销数据保障的安全和温控双追溯监控体系建设, 实现传统流通业态向智慧化、数字化、溯源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十一是优先支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冷链设施建设,支持重大冷链物流项目。十二是结合各地优势产品,因地制宜支持专业型冷链仓储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十三是积极支持引导当地企业加快生鲜品商品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产地预冷、冷冻运输等项目建设。 (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大型龙头企业重心下沉,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促进农产品就地增值。二是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深入合作, 带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三是聚焦“一县一品”,积极支持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特色产业头部企业,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把价值链收益留给农民。四是支持特色品牌建设,推动乡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助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和“老字号”。 五是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支持品质优良、 规模效益明显、三产融合发展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六是推动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三区三园一体”等新型综合体建设,促进产业链业务融合,实现连块成带、集群成链。积极依托田园风光、绿水青山、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丰富农村经济业态,推动产加销一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七是支持特色农产品流通领域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质效,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围绕重要农产品物流线,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涉农物流节点、电商销售站点、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有效打通城乡流通渠道。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农业、产销对接、农商互联、农超对接、生鲜配送、城市中央厨房、电商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 八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种业,积极对接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种子库建设、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资金需求。九是积极支持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农产品烘干仓储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建设。十是探索支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园、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支持“数字农业”“互联网+”等现代农业建设。(于双吉)
二、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行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 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强化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对接,进一步拓宽业务合作领域和方式,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合力。围绕优质产业找客户、找项目,对接关键部门、见关键人。实施分级分类营销管理,对重点客户和项目组建营销团队, 制定融资方案。 按照成熟 1 个、推进 1 个、落地 1 个的工作方式,集中精力攻坚,加快推动办贷,实现营销成果转化为项目落地、 贷款投放。二是加强调研分析。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重大决策部署、区域发展战略,密切跟踪国家出台的特色产业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域内产业的调研分析,积极探索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路径。三是强化风险防控。要认真落实客户准入、信用评级、客户授信、调查评估、审查审议、放款监督、贷后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管理要求。要做实第一、第二还款来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防范过度用信。要认真审核支付凭据,防止挤占挪用。要强化贷后检查尽职管理和过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拜泉县支行开展支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