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3年迎来了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北控水务集团作为国内水务行业的领军企业,优质的水务综合服务商,始终紧跟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发展,贡献北水力量。
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北控水务集团举办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宁夏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等25家主流媒体走进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近距离体验宁夏首座花园式再生水厂。
与此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水务局节约用水服务中心主任张延祝、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城市用水管理处主任胡亚娟、北控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赵贞、西部大区副总经理龙小兵、银川区域总经理任士兵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第一站:青少年环保教育展厅—科普生态节水理念
上午8时,媒体记者准时抵达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北控水务银川区域公司总经理任士兵介绍了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的建设历程、运行现状及工艺特点等,阐释项目建设对提高银川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在项目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环保教育展厅暨银川市青少年节水惜水教育基地,展厅立足小朋友的视角,通过“一滴水的前世今生”了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引黄灌溉历史沿革的变化中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发展。现场媒体记者通过问答、操作和VR等互动实践环节,充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北控水务集团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青少年环保教育展厅
活动第二站:党史文化长廊 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媒体记者的脚步来到了党史文化长廊,长廊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百年红色血脉”为主题,在长达300米的墙面空间中,用350张中国共产党的珍贵历史照片,5万多文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
党史文化长廊为银川贡献了一座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让媒体记者们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了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北控水务希望以此长廊为载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挥“党建”生产力,以客户为源,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的优势,助力银川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
北控水务集团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党史文化长廊
活动第三站:半地埋式再生水厂 再生废水巧变绿色活水
走进厂房,媒体记者看到的是封闭的地下污水处理设施,全自动工艺流程,不见污水,只闻其声,只能透过采样口、维修口及密封玻璃观察污水处理流程,跟踪着浑浊的污水一步步变成清澈的再生水,完备的臭气收集系统使整个厂区闻不到异味。
“目前水厂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准四类标准,不仅可用于生态补水,还可用于园林绿化、工业冷却领域,甚至深度处理后养鱼都没问题!”在污水处理池边,专门陈列着一个鱼缸,鱼儿在里面怡然自得,任士兵告诉媒体记者,鱼缸里的水就来自于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
厂区内的空调、路灯、电力、排风等设施广泛利用了太阳能、污水热能、空气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对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体现出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北控水务集团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项目厂房
第四站:节水主题公园 市民休闲娱乐打卡地
白蜡、国槐、金叶榆、绚丽海棠等100余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栈道石阶向青草深处蔓延,不远处儿童乐园、篮球场、足球场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一座生态景观公园正展示着勃勃生机...…
媒体记者参观的最后一站来到了节水主题公园。这座集生态环保、运动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开放场所。在这里,生产与生态在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生长,市民休闲与自然相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过去一提到污水处理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脏乱臭’,但现在我们努力要把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打造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任士兵向媒体记者们介绍到。地上公园的灌溉用水、道路养护全部采用水厂再生水,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未来,银川第一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还会逐步运用到全市道路浇洒、河湖补给、绿植灌溉等多个方面,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控水务集团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节水主题公园
座谈会:抓好污水治理 再现碧水清流
“抓好污水治理,再现碧水清流”。参观结束后,北控水务组织召开媒体座谈会,围绕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银川市水务局节约用水服务中心主任张延祝介绍了银川市的水务发展成绩。张延祝强调,银川市入选了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赋予了银川前所未有的重任。
北控水务集团媒体开放日活动座谈会现场
北控水务集团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项目为全市提供充足的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及工业用水,充分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北控水务集团通过此次媒体开放日,全面向媒体和外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未来北控水务集团将持续发力,为建设美丽和谐的家园发挥出重要积极作用。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最新研究:高血压烟民改用电子烟,一年后高压降低1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