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端午道安康

2023-06-19 来源:咸宁新闻网

我小时候,对传统节日后面的背景文化了解不深,遇到节假日总是习惯性地说“节日快乐”,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了大学,才有语文老师严肃对我们指出,端午问候不叫“快乐”,那叫“安康”。可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不是很快乐的节日吗?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呢?

后来,我自己去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其实在唐朝的时候,人们也说“端午快乐”,后世才逐渐改口为“端午安康”。我首先想到是不是因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宰相,拥有强大的信仰,忠心于国家,却又因为楚怀王听信奸臣小人的谗言,将屈原流放,最终投身于汨罗江,一腔爱国热血随波逐流,而这一天刚好为五月初五。那一声悲伤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炽热的仲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郁和忧伤。就连端午节的独特美食粽子,传说也是因为百姓们希望鱼儿不要啃食屈原尸骨而纷纷投入江中。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美食经常被赋予独特的蕴意,比如饺子代表年岁更迭,月饼代表阖家团圆,但粽子比较特殊,它代表了老百姓们对屈原这样好官的尊敬、爱护和怀念,不求人记之,然代代未忘矣。

其他的原因亦可能存在,端午为五月初五,古人认为奇数是不吉利的阳数,因此为了驱邪避灾,先民往往会在这一天开展一些祭祀鬼神,祈求平安的活动,期盼日后风调雨顺,有好的收成。在端午节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唐朝之后已经带有明显的节日欢乐气息。时至今日,说“快乐”其实也未尝不可,这一天人们插艾草,喝雄黄酒,辟邪驱病,期待身体健康,因此不少学者认为,相比“端午快乐”而言,“端午安康”更合时宜。

2009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从此便有了另一重厚重的历史光辉。其实,哪个节日说什么祝福语、问候语,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可如果联系到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那它便不再是一件小事。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了解不清、不深,又何谈自信和传承?端午道“安康”,背后其实是我们对经典传统节日的正确理解,对中华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我们有时候需要一点“较劲”的认真,不再人云亦云,随言逐行。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端午即来,粽叶飘香,龙舟奔腾,屈原的精神也一直在传承着,而我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人,作为华夏土地上的新生力量,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记住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同时,更需要铭记的是屈原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得以传承、再谱新章。(新疆榆树岭煤矿 于楠)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2023华映资本年度大会,迎接科技赋能一切的时代
下一篇:农发行湖东支行多措并举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