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返回后三名航天员连说三句“身体感觉良好,完毕。”“感觉良好”是航天员们出舱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中国这次航天之旅巨大成功的标志。广大青年干部要读懂“感觉良好”背后的“航天精神力量”,以中国航天员为榜样,不断汲取“航天精神”里的成长养分,在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树立新功。
“感觉良好”背后是青春无悔的家国情怀。航天员陈冬给双胞胎儿子取的名字中都包含一个“宇”字,创作了《家》《祖国梦》等太空主题诗歌;航天员蔡旭哲把爷爷去世的遗憾藏在心里,刻苦训练,圆梦飞天。拳拳赤子心,殷殷家国情。他们舍小家顾大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用家国情怀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让党徽在胜利高地熠熠生辉,散发出筑梦路上最闪亮的光芒。“感觉良好”告诉广大青年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涵养家国情怀,让爱国成为青春底色,争做爱国爱党爱民的践行者,把爱国爱党爱民之情融入日常工作中、融入到个人奋斗中,用自己的青春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感觉良好”背后是敢于斗争的拼劲韧劲。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经济实力有限,无论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各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众多航天工作者凭借顽强毅力、惊人意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航天领域“卡脖子”技术,攀登了一座又一座航天科技高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感觉良好”告诉青年干部,在新的征程上,面对基层头绪多、任务重、纷繁复杂的工作,要有航天员滴水穿石的韧劲和铁杵成针的耐力,把艰苦环境当作进步成长的“练兵场”,把繁重任务当做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敢于涉险滩、接“烫手山芋”,在困难面前能挺住,在挫折面前不退缩,在敢于斗争中锻造过硬素质和厚实功底。
“感觉良好”背后是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攀登新的高度、创造新的辉煌,是一代代航天人在党的领导下刻苦攻关、实干担当,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的结果。基层工作中,百姓看一个干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干部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感觉良好”告诉广大青年干部要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不逃避,一往无前,敢于胜利,就像航天员一样,在严峻的环境中勇于突破自己、攻坚克难。在日常工作中不计得失,不推诿责任,始终保持“无我”的崇高境界,甘于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刘咏倩 吴锦初)
责任编辑:小资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小农机“唱主角”,鑫源农机开进丘陵山地“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