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美了农田,悦了人间。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常安村,59岁的杨岩福正忙着收割优质稻谷,虽满头大汗,但他脸上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今年的丰收,让他充满干劲,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生产中。他动作麻利,让人一时间很难发现这位黝黑结实的汉子没有右手掌,仅靠一只手奋斗着农业致富梦。
结缘农业求自立
在杨岩福十七岁时,一场意外夺走了他的右手掌。但生性乐观的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撑起一个家。只是在外漂泊的生活始终有诸多不便,2011年,为更好兼顾家庭,杨岩福与妻子杨友荣决定一起返乡。一开始,杨岩福选择采割树脂,但劳动强度高、市场价格波动大、收入不稳定等现实问题很快摆在了他眼前。他本就残疾的右手更是在采割中二次受伤,而单眼失明的妻子杨友荣也难以承担采割树脂的繁重工作,一时间家里没了收入。
将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技员听说了他的困难,主动上门走访,提议种植烟叶。围绕杨岩福面对的难题,烟技员一一分析讲解,还给杨岩福讲解政府出台的相关助农文件,为他吃下定心丸。
2012年,经村委会协调,杨岩福流转到20亩土地用于种植烟叶,当年7.2万元的收入让他看到致富希望,农业梦也就此启航。
多方携手促发展
起初,杨岩福也是第一次接触烟叶种植,从怎么种到怎么种好,都让他犯了难。“多亏有村干部和烟技员们。”杨岩福由衷地说,“特别是今年,天气灾害特别多,每次都是他们来帮我解决问题、挽回损失。”
2023年,对杨岩福一家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先后遭遇了霜冻、冰雹、干旱、烤房停电四次危机。3月22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将乐县出现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6个乡镇出现分散性冰雹、大风、暴雨,造成20个行政村、108户农户烟叶不同程度受灾。“冰雹来的时候,我眼泪都掉出来了,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回忆起雹灾,杨友荣仍是十分激动,“幸好村支书和烟草站站长马上来了,让我好安心!将乐县局(分公司)又派了志愿者帮我们清理断叶、清沟排水,还用‘无人机’免费施药防病。保险公司也很快就来核查灾情,为我们争取了合理的赔付。”
5月,正是烟叶烘烤的高峰期,一日半夜包括常安村在内的多个烤房突然停电。“停电时间越长,对烟叶烘烤质量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可以说,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必须争分夺秒为烤房供电!”万全烟草站站长罗伍金回忆起停电仍记忆犹新,“情况上报后,将乐县局(分公司)第一时间与电力公司协调,紧急调运备用电源,不到两小时就让烤房恢复了正常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
雹灾过后,将乐县局(分公司)的志愿者们在杨岩福受灾的农田中劳作。将乐县局(分公司)供图
反哺乡村助民生
据杨岩福介绍,今年仅靠售卖烟叶,预期收入就为二十万元,再加上烟后制种、采菇等,收入颇丰。
收获时节,杨岩福和妻子杨友荣忙着将烘烤好的烟叶交售至烟草站。将乐县局(分公司)供图
杨岩福夫妻靠努力与汗水让一株株翠绿的烟苗出现在田间,更靠本分与诚信获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人将田地交给杨家经营。现在,比起个人发展,他们更想回馈村里,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2022年,杨岩福的烟叶种植产业为常安村村财增收八千余元;仅2023年,全年支付雇工劳动报酬5.4万余元,为当地提供了110个劳动就业岗位。
回望前十一年,杨岩福真诚地说:“种烟之后,日子有盼头了,只要踏踏实实把烟种好,不愁吃穿,还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未来,杨岩福更是展望起了产业融合致富梦:“我想继续推进‘烟稻轮作’生产模式,种出优质稻,让钱袋子鼓起来;更想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咱们常安村自己的‘大农业’,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龚思怡 张秋生)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携手建发获信通院“鼎新杯”,奥哲成为“EP-Link”“数字原生”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