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也有一个“帮大哥”
——雄县米家务镇人民调解员陈留僧
河北雄安新区雄县米家务镇的“帮大哥”陈留僧,他始终秉持“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初心,实现了矛盾纠纷调解“被动接为主动找、转交办为直接办、中转站为终点站”三个转变,用“大调解”之花不断孕育和谐幸福之果。
在矛盾纠纷面前要做一个明白人
他在调解岗位上一干就是36年,有一句话经常被他挂在嘴边:“要想干好调解工作,必须有一副‘铜头铁嘴’、‘橡皮肚子’和‘飞毛腿’。”所谓“铜头铁嘴”,是指要熟练掌握各种调解技能和法律知识,练就一身老百姓交流的过硬本领;“橡皮肚子”是指要有度量和涵养,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容纳群众的情绪;“飞毛腿”是指要用最快的速度来到群众身边,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避免升级。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父老乡亲跟前要做一个贴心人
现在乡间流传着一句话:“有事找老陈。”不论谁家的家长里短、大事小情,只要开口他随叫随到。用他的话说:“群众找咱,这是信任,我必须把事儿给人家解决好了”。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让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对他产生了深厚的信任感,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当一个细心人
“人民调解工作不简单,我们既要当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也要成为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干了大半辈子的调解工作,已近花甲之年的陈留僧深有体会。近年来,他调解医疗纠纷、土地纠纷、工伤事故等重大疑难复杂纠纷百余件,调解率近10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握法治信访画笔 绘米家务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