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安宁疗护日主题是“实现承诺:全民享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更好地开展公众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延续着苏州志愿者会场的责任与担当。10月11日,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等单位的指导下,由苏州彤日华瑞老年精神关爱中心、泰康之家安宁疗护与苏州文正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025世界安宁疗护日全国联席会暨彤日第二届生命教育文化节,在苏州相城白金汉爵大酒店正式举办。
盛会启幕:全国联动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这不仅是全国安宁疗护力量的一次集结,更是以以苏州志愿者主场为纽带,将生命教育的温度传递至每一个角落。作为全国唯一的志愿者会场场,以多元形式诠释安宁疗护的深层价值。主题分享环节,从业者与志愿者们分享一线故事,让“尊重生命、维护护尊严”的理念直抵人心;实践交流中,行业专家碰撞出智慧火花,为志愿者服务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更令人动容的是现场的文艺表演: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朗诵的《不管怎样》,用质朴的语言传递生命的韧性;彤日书院福德班妈妈们表演的舞蹈《天南地北唱中华》,满含对生活的热爱,亚莉老师演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则以红歌情怀唤醒对生命的敬畏。一场视听盛宴,让盛会不仅有思想的深度,更有情感的温度。
北京长庚医院路桂军在嘉宾致辞中感谢这一年来大家用温暖的双手和不计得失的情怀为一个个生命末期的患者,托起生命最后的尊严,向每一位安宁疗护工作者致敬。他说:“愿你们我们共同付出的每一份温暖被这个社会看见,愿我们每走一步,都能够为全民温柔善待。”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科(眼视光)医院副院长王平在致辞中强调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中志愿者的不可替代作用,他表示志愿者虽非专业医护,却能以倾听心事、陪伴告别、传递生命教育的行动,填补专业医疗的情感空白,尤其是彤日志愿者们不计得失、默默付出的身影,是这份事业中最动人的风景。他呼吁以生命教育文化节为平台,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让专业医疗织密服务网络,让志愿陪伴传递人文温度,共同将“全民享有”的承诺变为现实。
泰康之家安宁疗护科主任顾明慧,从安宁疗护的本质出发,将其定义为“照亮生命最后一程的温暖阳光”。他强调安宁疗护绝非单纯的医疗行为,而是涵盖“身、心、社、灵”的全面关怀,需要多学科协作,更需要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努力。他表示,泰康之家正推动“从居家安宁到临终关怀”的全流程服务,让关怀延伸至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新书发布:为安宁疗护注入知识力量
活动现场欣喜地迎来了《生命画布》《认知安宁疗护》和《爱.安宁.守护》三本书的发布。郑州金灯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妙明,江苏名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杨金元,苏州市文正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林小椕,泰康之家安宁疗护科主任顾明慧,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科(眼视光)医院副院长王平,应用心理学博士、苏州彤日华瑞老年精神关爱中心特邀顾问陆亦逊,江苏彤日华瑞老年精神关爱中心创始人管馨远共同为新书剪彩。
《生命画布》记录了26位平凡长者的人生故事,从革命岁月到改革开放,从家庭琐碎到社会变迁,他们的个人记忆拼贴出中国的沧桑与辉煌。她不仅是长者的生命档案,更是青年的德育读本。它温柔地提醒所有人,生命这张画布,不仅在于如何开始,更在于如何圆满地完成。这与安宁疗护“全人关怀”的理念高度契合,也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精神适老的中国方案。
如果说《生命画布》是生命教育的感性载体,那么《认知安宁疗护》就是志愿者服务的理性手册。它是专为安宁疗护志愿者打造的培训读本,从核心理念入手,帮助志愿者读懂尊重生命尊严的本质;拆解病房沟通技巧,教志愿者用倾听接住未说出口的情绪;更收录真实服务案例,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明确前行方向。
赵雷:从书中故事,看见安宁的本真
苏州市企业家思维研究会秘书、党支部委员赵雷在推荐阅读《生命画布》的分享中提到,书中的人物没有大道理,只有过日子实在事的故事。志愿者们通过学方言、查史料,只为让老人的故事得以保存,让安宁有了落地。他建议,年轻人可将此书作为“未来的预习册”,长辈可将其视为“同辈的来信”,而社会更应从中意识到:养老不仅是物质保障,更要关注精神需求。
理念落地:实践行动践行安宁疗护理念
陆亦逊:志愿者是安宁疗护的“现实补充”
应用心理学博士、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导师陆亦逊,以《生命的荣耀 ——向所有安宁疗护志愿者的致敬》为题,分享彤日华瑞在安宁疗护志愿者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未来思路与计划。他通过对比美国VTAS、中国台湾地区的先进模式,结合上海、北京等地的实践现状,指出:在当前中国安宁疗护发展中,志愿者是最现实、最有效的补充力量
陆亦逊博士呼吁更多人加入彤日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通过系统培训将个人特长与服务需求结合。引用西西里・桑德斯的名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在他看来,“能为另一个生命付出,是生命的荣耀,更是人生的福报。”
生前预嘱:我的生命我做主
彤日华瑞致力于“认知安宁、感知安宁、实践安宁、传播安宁”的理念传播,特别是在生前预嘱的推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活动现场展示了近一段关于彤日华瑞关于生前预嘱的采访视频,从了解,到认可,再到签署,以及家人对于生前预嘱的看法,签署者们真实的口述让大家对生前预嘱有了初步的认识。
杨金元律师:法律视角解读生前预嘱
江苏名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杨金元,从法律视角解读生前预嘱,他表示生前预嘱是人们在意识清醒时签署的文件,核心是拒绝过度治疗,而非安乐死;其价值更多在于维护生命尊严,减轻家庭负担。他提出签署生前预嘱时需与家人、医生充分沟通,要有见证人在场的建议,并指出其内容是可根据意愿随时变更的。
郭雪英:生前预嘱传递温度细节
作为安宁疗护志愿者、生前预嘱签署者的郭雪英女士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其签署生前预嘱的经历,并提出要补充的内容。她表示人们普遍不愿接受即将离世的现实,而生前预嘱的意义正在于坦然面对死亡,而非逃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信念是她一直坚持做安宁疗护志愿者的动力,她邀请更多人从签署生前预嘱开始,加入安宁疗护志愿者行列。
爱心颁奖:企业担当,为安宁疗护注入坚实力量
安宁疗护从不只是生命终章的临时奔赴,而是从当下开始的日常守护。彤日发起的365 助老行打破了只有生命末期才需关怀的局限,而这份坚持与守护,离不开爱心企业的鼎力支持。
活动现场,苏州彤日华瑞心理关爱中心创始人馨远女士,为长期支持365助老行与安宁疗护事业的爱心企业颁发人了荣誉证书。他们是苏州德赛斯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苏州佳明佳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珑彩环保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合泉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鸿特居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他们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始终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成为彤日华瑞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苏州佳明佳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广清在分享中坦言,自己是被管馨远女士 对老人的真情真心所打动,从而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作为29年前从湖北农村来到苏州的创业者,王广清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恩,也因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深感遗憾,因此他选择将孝心传递给更多老人。
多方协作:机构、公益、医疗联动,织密安宁服务网络
刘培培:专业化经营打造安宁疗护样板
联合发起单位泰康之家安宁代表刘培培,以《“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为题,介绍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与泰康之家安宁疗护的实践经验。其创新的“三轨陪伴+分层经营”专业化体系,从服务标准化、精细化入手,为国内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经验,更让“全民享有”有了专业机构的支撑。
林小椕:公益力量助力安宁疗护
联合发起单位苏州文正公益代表林小椕讲述了机构投身安宁疗护的缘起。文正公益提出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寄养生命、用生命托举生命的生命关怀理念。林小椕表示未来文正公益将把安宁疗护纳入助老项目部的核心方向,组织志愿者参加专业培训,让公益力量成为安宁疗护的温情补充。
仇俊兰:医学与人文结合筑牢专业根基
指导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代表仇俊兰强调安宁疗护是医学与人文的结合。她指出疼痛管理等症状控制需要专业医学手段,而人文关怀则能让患者感受到尊严,二者缺一不可。她表示医院将为志愿者提供医学与护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欢迎更多志愿者与社会力量来到病房实践,共同探讨“医养结合”的界限与标准。
展望未来:全民参与兑现生命承诺
盛会的最后江苏彤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彤日华瑞心理关爱中心创始人馨远女士在活动总结中表示,“今天我们都是安宁人。现场志愿者激动的心情、专家的引领、爱心企业的支持、法律界人士的专业解读,每一个瞬间都彰显着“平凡的伟大”。她强调,彤日华瑞将继续推广生前预嘱,以专业指导和三方见证,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规划生命终点”;同时,也将持续深化心灵陪伴,让安宁疗护不仅有医学的严谨,更有情感的温度。
“世界本一体,万物皆有灵性。”馨远女士呼吁:“所有参与者从今天开始走进生命,探索生命,拥抱生命,感知生命,祝福生命。让我们不忘初心,携手同行,在每一个世界安宁疗护日都能因爱相聚,为生命圆满而努力!”
一场盛会落幕,一份承诺启程。2025 世界安宁疗护日全国联席会暨彤日第二届生命教育文化节活动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全民享有”安宁疗护的新起点。从苏州到全国,从志愿者到专业机构,从一本书到一次陪伴,每一份力量都在汇聚,每一份温暖都在传递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生的愉悦、走的坦然”的愿景,终将照进现实。
(作者:赵伟 《中华英才》江苏区域 郝好)